整体序列主义相关论文
在相隔不到4个月的时间,吴少雄的大型管弦乐新作《我的海峡》分别在南方和北方上演了两次。前者为6乐章的初版,在厦门首演,后者为1......
十二音体系的建立,对传统的旋律组织法作了彻底的变革,在音乐中奠定了序列主义的基础。但作曲家们并没有满足于“音高”的序列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美国,这两个地区的音乐领域都强调实验风格(Experimental Styles),这种实验风格通常是......
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吉·诺诺(Luigi Nono)是先锋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整体序列主义的继承者。他毕生都在追求新的作曲技法和新音色,对......
文章通过对施托克豪森《交叉演奏》创作背景、技术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出整体序列主义在观念、技术风格上的创新特点及价值,同时......
<正>3.现代音乐奇观(下)⑸时而"序列",时而"偶然",他们为何"翻云覆雨"?布列兹和施托克豪森是继勋伯格建立12音序列的新秩序后,又将......
<正> 库斯特卡(S.Kostka美国)的著作《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英文版)是杨儒怀教授为中央音乐学院各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
本文从名词概念、历史进程、创作实践、技术类型等方面,梳理了整体序列主义的有关情况,具体分析了布列兹为双钢琴而作《结构第一号......
20世纪的西方音乐作品中,具有革命性的变革在于;原来统摄构成音乐作品的各种元素(如音高、节奏、音色、时值、力度等)的调性思维趋......
【正】 “序列音乐”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不弄清它的概念便无法对它进行评价。自从六十年前(1923年)阿诺德·勋伯格创立十二音体......
文章通过对《被打断的歌》作品中音高组织因素的探析,试图了解整体序列音乐创作技法及风格的延续。同时鲁伊基·诺诺虽处于此时期,......
<正> 旋律(音高)的极端半音化导致了调性的崩溃;节奏(音值)的极端复杂化导致了节拍的消亡,这是本世纪作曲技术的两大发明和现代音......
安东.威伯恩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勋伯格学派中成名最晚但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位。人们将他去世后的20世纪50年代称为"......
<正> 二十世纪初的欧州大陆,政治动乱,经济萧条;社会矛盾激化,信仰危机加剧。社会科学领域:十八世纪启蒙学家所倡导的理性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