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协定相关论文
【内容摘要】为了使历史的教学更加有质量,就需要提升高中历史练习的有效度,本文就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
希特勒不但对建筑有研究,而且懂得如何用建筑来威慑对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1938年,为了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希特勒决定吞并捷克斯洛......
出卖捷克的人: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和意大利外长齐亚诺。 时间:1938年9月30......
1938年9月29日,德、英、法等国首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当英国首相张伯伦兴高采烈地叫嚷着“把和平带回英国”的时候,德国犹太裔......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运用评价系统来解读《慕尼黑协定》所体现的权势关系。试图通过分析揭示作为绥靖政策产物的《慕尼黑......
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半个世纪,然而这样一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却深深地铭刻在世人......
教学上的“空白”往往是指:从内容上说,教师未明确讲出来的部分和暗示给学生的东西;从时间上说,教师在课中或课尾有意给学生留下的......
【正】 古往今来,人们因不同的理由,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了无数规模不等的战争。从1914年——1945年三十年间,战争更是跨洋过洲,祸及......
一、希特勒上台前的曲法对外政策——各自为政、矛盾重重 英、法虽然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酌胜利,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法国,由于......
<正>在人类历史上有过无数次战争,四十年前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这次战争前后经历了十余年,波......
对英国绥靖政策的浅析陈玲玲(一)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五十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正> 从“九·一八”事变到珍珠港事变,中国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英勇地抵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日本悍强,中国积弱,而又乏外......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林鲁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一书,是英国著名史学家A.J.P.泰勒于1961年出版的一部名著,已由商务印书馆于1992年出......
<正> 在帝国主义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大大加剧,帝国主义者间对世界霸权的不断争夺,已成为规律性的恶性循......
<正>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 1898—1970)是德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
<正> 慕尼黑(Munich),又称明兴(München),是位于西德南部札尔河畔的一个城市,靠近奥地利,人口一百一十四万余人(一九六二年)。慕......
<正> 人们都知道,张伯伦和达拉第是臭名昭彰的慕尼黑协定的签字者,是可耻的慕尼黑阴谋的罪魁祸首,是把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希特勒的......
<正>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德国帝国主义重新侵略扩张的威胁下,西方政界中的绥靖主义者,幻想用让步妥协的办法,来“缓和”与德国......
<正>中国孤独的阅兵的时候,如果能够回忆一下中国孤独抗日的历史,那么,此刻我们就不会再感到那么孤独了。中国的阅兵的能中国日的......
<正> 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距今已有五十年了。在现代帝国主义大国所签订的公开协定中,这个协定是最臭名昭著者之......
<正> 1939年8月23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好象一个炸弹在全世界爆炸”。四十几年来,这个条约一直是国际史学界激烈争论的焦点......
<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领导者,也是苏维埃俄国对外政策的......
<正> 一九三八年英、法、德、意四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协定,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一位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懊丧地说:......
<正>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点呈现】(一)俄国十月革命(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重难点详解】如何看待斯大林模式......
关于1941年的美日谈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曾在《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中指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
自从 1938年发生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事件以来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出版了许多论著进行研究。但约翰·惠勒———贝内特所著《慕尼黑......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有一个臭名昭彰的人物,这就是一九三七年五月至一九四○年五月担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他在任首相......
【正】 1938年9月30日,当张伯伦、达拉第伙同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炮制出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大片领土奉送......
长期以来,内维尔·张伯伦就和慕尼黑协定联系在一起,成了对侵略者推行姑息绥靖政策、损人利己的反面人物,几十年来备受谴责,认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