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物理结构相关论文
利用2019年5月20日机载DMT和SPEC粒子测量系统获取的飞机云微物理探测资料,结合高空、地面、卫星云图产品等常规气象数据,分析了东......
本文利用1991年5月25日一次回流天气过程和1992年6月20至21日的西风槽天气过程,总共4个架次的飞行作业中获取的PMS资料,结合部分......
MM5中的Reisner2方案是一种含霰的复杂混合相显式云物理方案,该方案包含了云水、雨水、冰晶、雪和霰的混合比预报方程,同时对冰晶......
为研究大雾中微物理参量及雾滴谱的演变特征,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FM-100型雾滴谱仪观测资料,结合天气形势、自动气象站及能见度资......
南岭山地冬春季每当有华南准静止锋活动时浓雾发生的频率非常高.根据2001年2-3月南岭山地浓雾试验获取的宏观和微观资料,分析该地......
2001年5月23日青海省的一次透雨过程基本解决了春早问题。此次降水预报准确,开展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同时利用一架科研探团飞机对降......
利用2015-2017年秋冬季在江苏北部观测到12次雾过程的雾滴谱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
利用陇中黄土高原地区一次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的云探测资料,研究该地区秋季典型层状云系的微物理特征,并讨论层状冷云适宜催化作......
利用2003年7月8日的东北冷涡中对流云带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冷涡对流云带的宏观......
本文针对2003年7月8日吉林省一次积层混合云人工增雨资料进行了分析。利用热线含水量仪、PMS及GPS等仪器所探测的资料,并结合天气、......
根据1997年在辽宁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获取的探测资料,探讨了层状云中云滴谱、粒子数浓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变化,并分析了温......
在MM5动力框架内, 在其中Reisner 2方案基础上采用双变参数方案, 增加了云水、雨水、雪和霰的数浓度预报方程.云中凝结核CCN的数浓......
利用PMS云粒子测量系统和GPS定位系统探测了2002年4月28日一次冷锋天气过程,用取得的资料分析了此次过程云滴、冰晶等云微物理量的......
利用机载PMS粒子探测系统对2007年8月30日甘肃省河西地区一次降水性天气过程进行空中观测,通过对云的微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对西北干......
利用2012-04-23—24常规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和两架次DMT探测资料研究影响山西的一次典型冷锋层状云降水云系的结构特征。研......
利用Cheyenne IIIA探测作业飞机机载PMS探测设备、GPS航迹资料、飞机探测宏观记录、天气预报等资料,对河南春季云粒子浓度、粒子直......
利用一次回流天气过程的PMS资料,从微物理结构上对回流天气系统层状云的不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发现飞机在进入较强降水云带时,云物理......
利用2010年8月18日副热带高压后部层状云降水中山区层状云的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结合雷达、卫星云图及天气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此次......
为了对华北地区雷暴云微物理和起电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微物理-电耦合数值模式对2015年8月22日发生在北京东北......
利用1978--1990年间宁夏地区5-9月的飞机云物理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无层积云的高层云宏观和微观物理结构。研究表明:(1)无层积云的高层......
2016年12月19日至2017年1月9日,受静稳天气影响,济南接连出现了10次大雾等级以上天气过程,期间最低能见度不足50 m,持续的大雾天气......
对2000年4月14日河南省一次降水性层状云系进行了飞机探测.利用探测所取得的微物理资料,配合同期的天气、卫星、雷达等资料对云的......
利用Vaisala系留气球低空探测系统、自动气象站和雾滴谱光谱探测仪(FM100)等,对2006年12月24—27日南京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出现的罕见......
利用山东省2007年10月27日1架次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articles Measuring System,PMS)积层混合云探测资料,分析了云中粒子浓度和尺度、......
针对华南粤西沿海出现的一次海雾过程,采用现场观测试验获取的数据,结合NCEP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此次南海北部海雾的大尺度环流背景、边......
在利用卫星、雷达和机载PMS(粒子测量系统)等观测资料对2003年7月8日东北冷涡积层混合云系的降水形成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将观测分析与......
对4架次飞行个例的PMS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河北省春季层状云降水系统存在不均匀性,表现之一为较强降水云带.1991年5月25日的个例......
利用1977-1979年5-6月青海东北部系统性降水高层的云滴谱飞机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该云系云滴群体特征量及微物理结构特点。云特征量的......
本文利用2007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进行的雾外场观测试验资料,简要介绍了12月份雾的概况,并选取了辐射雾(2007年12月18日)和......
利用山东省1989—2008年23架次秋季降水云系云结构的粒子测量系统(PMS)探测试验资料,分析了云中过冷水以及冰晶浓度的分布特征。结果......
为了对东北冷涡天气下的人工增雨作业和效果评估提供背景资料,采用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在辽宁对2002年7—8月和2003年7—8月几次......
受静稳天气影响,2017年1月3-6日我国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等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性大雾天气,其中济南70 m以下......
2008年3月16—19日,在广东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FM-100型雾滴谱仪,连续观测了海雾的雾滴谱、数浓......
利用WRF-ARW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山西南部垣曲县喇叭口地形造成的"0729"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通过分析暴雨......
本文针对发生在2007年3月24~25日的一次华南沿海海雾过程,利用1°×1°的间隔6小时一次的NCEP/NCAR实时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边界......
利用2009年5月8日多普勒雷达资料和飞机穿云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西风槽影响下山西省一次积层混合云的形成过程和微物理结构。结果......
2007年3月16日至4月29日期间,在广东茂名海洋气象科学实验基地对海雾进行了连续观测,共取得51个雾滴谱样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茂名地区......
退偏振因子是双线偏振雷达可以获得的一个很重要的云不的物理量。从理论上计算了液态和简单的冰相降水粒子对空间取向和尺度大小等......
利用飞机、雷达、卫星观测资料,对2014年5月1日08时-2日08时河北省一次降水性层状云结构特征进行综合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降......
通过对2008年4月21日河北省正定1次飞机探测气溶胶垂直分布和云微物理结构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测的气溶胶数浓度为10^2~10^3个......
利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一次飞机探测资料、卫星资料,分析了层状云微物理结构以及作业前后云微物理变化,结果表明:(1)此次层状云系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