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巨桉人工林相关论文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是中国南方人工林的典型树种,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影响因素是决定其生态恢复和自......
[目的]探讨尾巨桉栽培区立地因子筛选及立地类型划分,为该地区尾巨桉人工林立地选择特别是大径材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栽培区......
炼山是桉树人工林经营普遍采用的整地方式,虽然可减少杂草,方便造林,但容易造成林地水土流失、火灾隐患,也造成桉树林地后期生长量......
桉树人工林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人工林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使桉树......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通过人工造林吸收大气中的C02,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对现在及未来的气候变化和碳平衡具有重大意义。桉......
随着桉树人工林栽培面积的扩大,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与土壤过程的影响,引发学术界的广泛讨论,更值得关注是的短论轮伐期桉树人......
研究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生长阶段(林龄3.5—5.5 a)所处小流域的降水产流特征,有助于了解桉树生长过程的生态水文......
对比分析了5个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贮水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林龄尾巨桉人工林地各层土壤容重均呈现随林龄增......
以厚荚相思林和灌草坡自然恢复植被为对照,研究了尾巨桉人工林随着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水分及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尾巨桉......
利用桂东南桉树(Eucalyptus spp.)主产区5个不同林龄(1a、2a、3a、5a和8a)15个样点45个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桂东南尾巨桉(Eucalyptus urop......
为探讨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土壤呼吸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雷州半岛北部尾巨桉(E.......
为了解不同整地措施对尾巨桉人工林生长固碳及其耗水特征的影响,本文以不炼山+人工穴垦、炼山+机械全垦和不炼山+机械带垦3种整地......
在广西南宁市北郊的杉木林采伐迹地上,经过炼山清理,营造厚荚相思林和尾巨桉林以及灌草坡自然恢复3种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气象要素进......
分析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根系-土壤C、N、P化学计量关系特征,以掌握土壤养分现状和变化规律对林木根系养分状况的影响。以2、6和9......
摘要:为了揭示桂西南尾巨桉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本文采用固定标准地法对广西宁明县1、2、3和4年生尾巨桉人......
以不炼山+人工穴垦、不炼山+机械带垦和炼山+机械全垦3种不同整地组合下的2.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为对象,对其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
通过对广西田林县4种不同林龄段尾巨桉人工林生长量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1年、2年、3年、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依次为5.0cm、8.0cm、9.7cm......
摘 要:采用固定标准地法对广西宁明县连续年龄系列(1~4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的碳储量和年碳素固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各器官中......
以定位监测和时空互代相结合的方法,于1998--2005年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不同连栽代次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
在福建漳州地区,对连续年龄序列(2、3、4、5、6年生)的尾巨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其养分通量进行......
为正确认识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凋落物和土壤C、N、P时空分配格局及两者间的关系,对5个林龄尾巨桉林分凋落物及土壤C、N、......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东门林场3.6年生尾巨桉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连栽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平......
桉树是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树种总称,有795种(其中变种和亚种114种),它具有种类多、干形好、生长快、产量高、耐瘠......
为了解2种更新方式(植苗更新和萌芽更新)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的碳汇功能,对广西宁明县4年生(中龄......
[目的]为了解雷州半岛尾巨桉速生人工林生态系统的C、N、P分配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方法]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选取雷州半岛4种......
通过1 a的定位试验监测,研究了福建漳州地区5 a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凋落物量及养分归还量动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