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辽墓相关论文
作为辽代统治者的精神寄托和统治手段,佛教得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官方的资助和提倡下,建寺、饭僧、刻印佛经等佛教崇拜活动盛行。......
西夏墓葬的考古发掘,始自20世纪70年代。与其他朝代相比,已知的西夏墓葬屈指可数,得以正式发表的简报和报告就更加有限。因此,有关......
宣化辽墓群位于河北宣化下八里村,是辽代汉人墓葬晚期的典型代表,墓葬中精美的壁画与仿木式建筑共同构成了专属于墓主人的礼仪性空......
体育史的新资料──契丹幼儿跳绳图考证郑滦明不久前,在河北发现了一件和体育史有着密切关系的考古资料,即宣化辽代第10号墓出土的契丹......
河北宣化辽墓在上世纪末曾出土了大量家具实物与图像文献,作为珍贵的中国家具发展史料,其中显示的种种信息表明,宋代是中国家具的......
分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烹点茶的方法 ,随着末茶的消亡分茶也就成了一个谜。本文拟从研究宣化辽墓中的张世卿墓后室西壁和张世古墓......
中国的茶道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悠长,而茶禅文化更是作为中国的茶道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辽代......
在宣化辽墓第3、6、7、10号墓壁画中,出现内容、画面构图、人物姿态及图像安排上几乎同出一辙的现象,本文通过细致地比对,归纳出五......
三十年前出土的河北宣化辽墓散乐图,是迄今最为集中表现契丹辽国音乐文化的图像资料,绘有多种乐器及乐队形式。本文立足于乐器学,......
<正>199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一座在地下封存了整整九百年的墓门被打开了。这座葬于辽大安九年(公元1......
本文就河北宣化下八里地区10余座辽末金初壁画墓中所见真容偶像,结合墓中文字资料和壁画内容,简要分析了当时民间丧葬习俗和观念,......
<正>铜镜是中国古代用于照容梳妆的主要用具~①,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到清代绵延使用了近4000年。由于中国古代铜镜的镜背在各个时期......
本文从世俗艺术与宗教艺术的礼仪功能角度,讨论了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和备茶图两种题材在墓葬当中的关系及其意义。这一讨论大体确......
在北方辽阔恢弘的土地上,一个意为“镔铁”的马背民族——契丹,冲破了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的视野,建立了中原历史上第一个草原帝国。契......
<正>近些年来,随着辽代考古工作的深入,出土了不少与乐舞有关的考古材料,其中大部分为乐器图像材料,主要有壁画、木板画(见于墓内......
<正> 《宣化辽墓——1974~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该书为16开精装本,分上下两册,......
宣化下八里墓群和涞源阁院寺作为辽末燕云地区营建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在符号体系构建、空间意义表达等方面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典型......
宣化辽墓“妇人启门”壁画小考郑滦明在河北宣化辽代壁画墓中."妇人启门"是比较多见的。在已发掘的七座辽壁画墓中,均有"妇人启门"和女侍......
<正> 张家口市的涿鹿县为炎黄文化的肇始地之一,阳原县泥河湾是国际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地区,张家口又曾为解放区的文化中心。因此,我......
考古发现揭示,聚族而葬且形制多样的宣化辽代家族墓地体现了中原汉民族传统的葬俗及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常见的墓葬构筑形式。宣化辽......
<正>宣化辽代壁画墓的乐舞图像自出土以来,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发掘的九座壁画墓中,七座有乐舞题材,即M1、M5、M6、M7、M9、M10各一......
以出土辽代壁画墓入手,枚举了内蒙古地区、辽宁地区、北京地区、河北地区和其他地区辽代壁画墓的概况,通过对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内容......
<正>和其他所有学术活动一样,考古发掘和对考古材料的阐释是一项现代行为。就中国人而言,是以现代手段整理国故的具体表现之一。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