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精神总动员相关论文
20世纪东亚的总体战体制形成于日中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及中国。在日本国内,为发动侵略战争而采取了构建战时经济、国......
一个被岁月遗忘的名字 历史并非是易碎品。因为它有记忆。 2013年春天,山东省曹县刘岗村三位86岁的耄耋老农,联名给《菏泽日报......
平民化的战争研究是否可能?战争研究是否可以超越民族/国家继而进入到“个人”的日常生活?答案通常是两个极端,正如今天的战争研究表......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移经汉口至重庆,发号施令均自重庆。但在1945年冬,云南的军政改组,命令却是先在重庆筹划了两个多月......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与武力战同步,中日双方也进行思想宣传的较量,可称之为“思想战”。日本所发动战争的目的在于灭亡......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孙立祥、韩立娟在《日本妇女与侵华战争》一文中指出:战时,部分日本妇女既饱尝了饥饿、贫困和亡夫丧子之......
1937年7月7日,谁也不会预想到,发生在卢沟桥畔的中日军队的冲突事件,终于成了日本对中国大陆进行长期全面侵略战争的开端.......
九·一八事变之后,特别是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全民族要求团结一致外御日本侵略者的呼声,激励着各民族......
<正>一张张欲火而生的生动图影,一本本珍贵的史料文献,一件件真实可触的抗战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血泪记忆,真实再现了血与火的战......
<正>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圣战,中国美术界在这场解放圣战中,高举"民族救亡"的大旗,变法自我、蜕变生命的同时凝聚了民族精......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创办于1936年6月1日。1937年1月迁到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场持续时间长且涉及面广的重要思潮。在中国步入现代化进程中,提高中华民族基本素质的重大任......
中国抗战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界人士以及海外侨胞......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政府通过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掌控舆论,控制国内产业团体、国民组织,掌控生活必需品等方式,把国民卷入战......
1939年2月蒋介石发动“国民精神总动员”是有深刻的主观背景与历史背景的。强调精神力量可以战胜物质力量的“力行”哲学是运动发起的思......
《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是 1939年 3月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战的需要颁布的。这一《纲领》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 ,应给予实事......
1934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并在全国推行。抗战开始之后,新生活运动受到极大影响,已不能按部就班的从事革新国民生活的工......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抗战,南京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中国共产党对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作出了积极的......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坚定国人抗战必胜的信心,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发动......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在日本侵略日益严重的形势下,逐渐转向抗日准备。纵观国民政府对日备战,经历了先内后外、由暗而明的过......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了增强抗战力量、强化社会控制,赋予民众教育馆"训练民众、动员民众之重大使命"。抗战大后方四川省和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