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目录相关论文
传世中国古籍到底有多少种书 ?每一种书又都存有哪些版本 ?这是一个至今仍无法回答 ,且足以令我们整个民族都感到尴尬的问题。全国......
我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典籍浩如烟海,因此,编制古籍目录提要,无疑是嘉惠后学、功德无量的好事。建国以来共出古籍千余种,近出《八百种古......
古籍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古典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提出古籍提要网络分析模型,用无向三部图整合古籍、人物和提要信息......
上海书局是清末民初时期活跃于上海的一家出版机构,在其生存的六十二年间,主要以石印的方式出版了1166种版本的通俗文学类、实用类、......
春秋时期,儒、墨二家并称显学.自西汉武帝朝儒家思想定于一尊之后,墨家学说渐趋式微.本文通过勾稽历代古籍目录中的墨家类文献著录......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目录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著录未做到规范化、书目数据错误,著录单位的粒度未能跟上时......
王绍曾先生主编的《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中华书局2000年9月版)是近年出版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古籍目录,学界反响热烈,对这部著作和王......
《书目答问》出版百年之后,刘德刚先生对原书有错者订之,漏落者补之,名为《书目答问订补》。对全书所举要目逐部对原本,校正异同,于书目......
基于编目著录理论与方法,作者根据近20年彝文古籍编目著录实践经验,结合彝文古籍合订成册的抄本多、稿本与转抄本很难辨别、多数典......
中国古文献浩如烟海,前人为之编制各类目录,借以“即类求书,因书究学”。本文从史志目录、常用基本古籍目录、古籍版本目录、专科......
蒙古民族具有千年的文字史,遗留下来了极其丰富的古籍文献,怎样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简要......
清代章学诚提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重要观点,成为目录之学的指导理论。四部分类法形成之后,官私书籍分类中应用较为广泛,后世......
以今天的古籍目录著录规则去衡量古代目录作品的著录,可以发现各种目录作品著录所奉之体例并不一致,甚至同书中有时也不一致.因文......
【正】《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始编于1985年,至1998年3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全部出齐。此书对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等所藏善......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十余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古籍保护事业在普查登记、整理出版、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
<正>清末至民国年间,渭南人严氏父子,是有名的藏书家.父为严雁峰(1855—1918),子为严式诲(1890—1976).他俩客居成都创建的“贲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继《四库全书总目》之后的一部大型古籍提要目录。由于该书未经最后整理,其中讹误不少。就齐鲁书社影......
期刊
一、二十世纪以来古籍目录的集大成之作目录学作为致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藏书家、学者及公藏单位相继......
中国封建时代的古籍目录,不仅记录了历代典籍的存亡,其类目设置、大序小序及书目提要的内容,都与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正> 从唐初以至清末,中国古籍分类主要是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民国以来受西方学科分类的影响,兼出于对封建社会文化结构的......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自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定义为"出于稗官"的"街谈巷语"之后,至清末的历代正史目录中基本上......
中国古典目录书有多种类型,有不同的功用。具体说来,有适合学术研究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型,有方便查阅的条分类例、纲纪群籍型,有用于......
目录书是我们读书治学的向导,是了解古代典籍流传状况的重要工具。《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在《七略》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是我国现......
地方文献类古籍,大而言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著作者着眼,即凡乡人著作,不论其内容是否涉及乡土史地,不论其为经史子集,均......
我国古籍目录分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从西汉《七略》至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最终确立了古籍目录以经......
早在1980年六、七月间,程千帆先生在山东大学讲学,除了讲授《关于治学方法》外,为中文系和研究生开了一门“校雠学”的专题讲座,讲了将近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