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治法相关论文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论述,一般认为属阴虚发热.《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节亦认为此为治疗原则,......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以下简称“本句”),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本文的注释多从王冰之说,即"用苦寒泻......
反治法最早出自:"甚者从之"," 从者反治","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1] .这就是反治法,也叫从治法.慢性肾脏病多日......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因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透彻,临床治疗上难以彻底根治,而长期的胆汁刺激、炎症反复,容易导致胃黏膜发生萎......
反治法是中医学治病求本的具体手段之一,通过“通因通用”治泻泄及“温肾运脾”治中消两个案例,阐述了运用反治法治疗疑难病症的治病......
介绍运用针灸疗法治疗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病例4则....
“通因通用”是《内经》提出的反治法之一,属反治法的范畴。具体来说,是以通治通,亦即运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实邪而见通泄症状的病......
1病例报告符某,女性,32岁,2001年2月1日就诊.患者9个月前曾行宫外孕手术,术后常感下腹胀痛,排气排便不畅,屡靠服用果导片、大黄苏......
反治法始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反治法大致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和塞因塞用等.笔者在临证时经常在......
“通因通用”法应为“因势利导”意,临床不应将其局限为通利、下泄等法。凡人体孔窍、腔道或在体表所表现出“通”的病证均应视为“......
1滑胎用理气活血法而停患者27岁,结婚6年,流产5次.第1次怀孕在停经48d时因故行人工流产,后4次怀孕均在停经45~52d自动滑脱,叠进中西......
反治法是针对病变过程中出现的与证候性质不相符合的假象,通过全面分析,通过表面现象,辨明疾病性质,顺从其假象而治其本质的一种方......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是顺从病人某些症状而治的一种方法.笔者从医20余年,临床经常遇到一些带有假象的病例,遵循中医"治病必求其本"之......
"塞因塞用"意指应用补虚类药物,治疗因脾虚阳气不足而导致的胀满痞塞等证候,属于反治法之一.今择验案3则,将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正>"热因热用"是临床治疗内真寒而外假热的方法,属反治法之一。反治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帝曰:......
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的原则,由此派生出较多治法,包括正治与反治。一直以来反治法并不多,以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为......
<正> “通因通用”是反治法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此法则有很多具体运用。如《伤寒论》32l......
"塞因塞用"法是中医反治法之一,阐述了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基础,并附医案加以说明,揭示李友林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
<正>笔者在妇科临床上运用反治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举验案2则介绍如下。1癃闭如治孙某,女,30岁。2010年4月18日初诊。患......
<正> 前言内经是祖国医学中一部辉煌彪炳的巨著,它的本身是由素问和灵枢合并起来的,共计162篇,约20余万字,学说的性质是以古代朴紫......
<正>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1]。崩漏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
<正>《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两种方法,就其原则来说,都是治病求本这一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寒因寒......
本文通过文理、医理、哲理对反治法的实质内容及相关经文进行探讨,并以各类方剂例举证明反治法与方制的相关性。首先,归纳历代注家对......
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称为反治法,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应用得当,效如浮鼓,详细辨证,究其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早发型发作性睡病,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王雪峰教授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及......
刘铁军教授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国家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吉林省名中医,长春市名医,......
反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而通因通用法则是反治法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治疗原则。通过归纳、总结通因通用法在......
甘温除热法是重要的中医治法,是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即运用性味甘温的方药治疗脾胃阳虚、水火气机升降失调或气虚、阳虚等所致的阳损......
<正> “反治法”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不相一致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治法,大抵分实热与补泻,如《素问玉真要大论》说,“寒......
"轻法频下"属于"通因通用"之法,是中医常用的反治法之一,即应用通利之品治疗下利之证。因为下利之证本是机体祛除秽浊邪气的一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