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增韧相关论文
首先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丙烯/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PP/TPV)二元共混物,进一步添加纳米CaCO3制备了PP/TPV/纳米CaCO3三元共混物。探究......
氧化锆基陶瓷材料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在耐磨零件、切削加工、半导体与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关键技术应用领域......
纤维金属层板(Fiber Metal Laminates,FMLs)是一种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s)与金属薄板交替铺设而成的超混杂复合材料。FMLs集合了......
通过在尼龙6 (PA6)树脂中添加成核剂、扩链剂和增韧剂,研究了制备PA6增韧的方法,研究了三者对PA6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
拟自然界贝壳的结构设计出的一种仿生结构强韧化的材料?层状复合陶瓷独特的叠层结构,使得研究者能从宏观结构的角度进行层内和层间......
当前,对现有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以获得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新材料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聚苯硫醚(PPS)作为第六大特......
本文首先采用三种不同的增韧剂(CTBN、MBS核壳粒子和OMMT)分别改性环氧树脂,对比分析了这三种不同增韧剂改性后环氧固化体系的力学......
本论文主要定量化研究了PP/POE二元共混体系和PP/POE/纳米CaCO3三元共混体系脆韧转变现象,以及纳米CaCO3的添加对复合材料聚集态情况,力......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A66/POE-g-MAH/纳米SiO2三元共混体系,研究纳米SiO2、POE-g-MAH对PA66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OE-......
研究了原位接枝NR与nano-S iO2协同增韧PVC的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通过SEM表征了增韧PVC的相结构。结果表明:当原位接枝NR和nano-S ......
系统论述了国内外有关PP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弹性体或橡胶、热塑性塑料、刚性粒子、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纤维对PP增韧......
通过同时添加少量聚醚砜(PESU)及碳纳米管(CNTs)对环氧树脂(EP)进行增强增韧改性。首先采用热溶法使PESU完全溶解在EP中,再利用三......
综述并分析了目前复相陶瓷刀具材料的主要增韧方式及其机理,认为两相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的各种增韧方式各有其优势和自身难以克服的......
研究了两种增韧剂(PE和EPDM)和PS/SBS(85/10)共混物的相形态和耐冲击性能.分别单独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7.5kJ/......
研究了有机刚性粒子PA6和无机刚性粒子纳米TiO2对PP基复合材料的协同增韧作用。通过力学性能测试,SEM和DSC分析,对PP基复合材料的微......
采用板状刚玉(〈0.044mm)、活性氧化铝(d50=1.7μm)为主要原料,CMC为结合剂,分别制备了无添加剂、添加TiO2、添加ZrO2以及复合添加ZrO2和Ti......
采用氯化原位接枝法制备氯化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CPE-g-MMA),并对其红外谱图进行了分析。与CPE相比,CPE-g-MMA具有良好的力学性......
采用异氰酸酯(MDI)和聚乙二醇(PEG)协同增韧酚醛树脂发泡材料,通过对酚醛泡沫塑料进行红外分析(IR spectra),拉伸强度测试和冲击强度测试......
采用2种粒径CaCO3分别与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弹性体并用,制备了PBT/E-MA-GMA/CaCO3复合材......
制备了尼龙6(PA 6)/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g-MAH)/纳米CaCO3复合材料.SEM分析表明,部分CaCO3粒子均匀分散在尼龙......
研究了丁腈橡胶(NBR)与刚性粒子[CaCO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协同增韧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冲击性能,并与NBR、ABS和CaCO3单......
以Al(OH)3、SiO2为原料,AlF3、V2O5为添加剂在1300℃条件下先制备出莫来石陶瓷粉料;然后向制得的莫来石陶瓷粉料中加入氧化钇稳定的四......
<正>本文主要研究了PBT树脂对PC/ABS共混体系的协同增韧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BT含量的增加,PC/ABS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
研究了纳米CaCO3和SBS协同增韧聚苯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聚苯乙烯/SBS体系中加入纳米CaCO3,不但可保持共混材料的冲击性能,而且......
研究了SBR/纳米CaCO3复合粒子(RPS)的制备及其对PP的协同增韧作用.结果表明,高度交联的丁苯胶乳(DB-50)与纳米CaCO3浆液混合后喷雾......
通过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了POE-g-GMA、POE-g-(GMA-co-St)两种接枝物,将纯POE和两种接枝物分别与PBT进行熔融共混,考察了三种弹性体......
学位
热塑性弹性体增韧聚丙烯(PP)材料在常温下显示橡胶的弹性,在高温状态下可采用树脂的方式进行加工,因加工方式简便,扩展了PP材料在......
聚丙烯(PP)脆性高、缺口冲击强度低,特别在低温时尤为严重,其增韧改性是扩大PP使用范围的重要方法。综述近2年增韧PP的最新研究进......
研究了POE用量对T30S/POE和F401/POE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POE质量分数为15%的情况下,共聚PP用量对PP/共聚PP/P......
采用橡胶/粘土协同增韧环氧树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环氧树脂/橡胶/粘土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还研究了其......
通过采用协同增韧、细化晶粒、纳米抗菌剂等多种方法研究反渗透膜组件用浓水隔网材料的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增韧聚丙烯,并加入......
研究了HDPE与POE协同增韧改性高结晶共聚聚丙烯(HCPP)。通过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微观形貌分析,揭示了协同增韧的机制。在PP/POE体......
研究了混料介质、超声分散、烧结助剂以及纳米第二相颗粒对自增韧氮化硅陶瓷刀具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5% ......
简述了采用弹性体对聚丙烯(PP)进行增韧改性的主要机理,分别介绍了利用各种弹性体、刚性粒子协同弹性体、成核剂协同弹性体对PP进......
SiC陶瓷因其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但陶瓷固有的脆性严重影响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潜力,因此SiC陶瓷的强......
期刊
聚合物共混改性已经成为开发具有优异物理化学性质的新材料的一种最具吸引力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有效而又经济实惠,并且具有共混......
分别研究了1 250目、2 500目CaCO3以及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氯乙烯(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选用15%MBS与1 25......
用核壳型粒子MBS与SBR相配合形成复合改性剂以求对AS树脂达到良好的协同增韧效果,同时保持其原有优良性能。用SEM、TMA等方法研究共混体系的微观形......
本文采用物理改性方法,以研究聚合物强韧化为目的,跟踪和借鉴国内外弹性体及无机刚性粒子增强增韧聚合物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以聚酰胺......
用CPE与CaCO3复配制备出高韧性PVC复合材料,研究了CPE、CaCO3对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PE能有效提高PVC的冲击强度......
本论文依据弹性体与刚性粒子增韧理论,以PA6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经过一系列实验,分别研究了PA6/相容剂/MBS/纳米硫酸钡复合......
针对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CF/EP)层间断裂韧性进行研究,通过在CF/EP层间添加四种无机纳米粒子和三种热塑性颗粒对其进行II型层......
空心玻璃微珠因其低密度及特殊的空心结构可赋予聚合物复合材料特殊性能。采用常规手段制备环氧树脂/空心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过程......
采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CPE)及碳酸钙(Ca CO3)对聚氯乙烯(PVC)进行协同增韧改性。研究表明,当CPE/EVA/PVC配比......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g-MAH)与聚丙烯(PP)在双螺杆挤出机上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3种新型增韧改性剂.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