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遗址相关论文
202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中部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大型人工壕沟,对深入了解仰韶村遗址仰......
仰韶文化时期气候环境与古人类活动是如何变化?大部分变化信息尽管从宏观视野中消失,但却保存在土壤微形态中。故文章采用土壤微形态......
202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南部生活居住区和中部壕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早期、中期和晚......
安特生1921年发掘的仰韶村遗址被认为是我国考古学的起点,而百年来仰韶村已发掘过四次,每次发掘都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所......
仿佛春天里的一场接力赛。3 月下旬,三星堆遗址发掘电视直播引发的全国考古热度还未消退,4 月13 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
从“2020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获悉,河南仰韶村遗址最新考古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的疑似水泥混凝土,也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类......
选择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内,分别选取一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没有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
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包含物的特征,可还原古环境和古人类活动类型及强度,仰韶村遗址存在仰韶和中原龙山两个文化、4个不同发展阶......
<正>目次一前言二分期与年代三文化特征及形成过程四发展过程及与周围文化的关系一前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学界就认识到豫西......
<正>自1921年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仰韶文化一直是中国史前考古学关注和重点研究的文化之一。经过80余年的考古发掘与研......
<正>《庙底沟与三里桥》是1959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部新石器时代田野考古专刊,也是中国第二部被翻译成英文出版的中国田野考古专刊,......
本文在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基于前人的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史前农业用地模型。它以50个已知遗迹点的环境参数(海......
<正> 河南,地处中原,北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西部是伏牛山的余脉,东部为广阔的华东平原,全省大部分地区被一层土质松软的黄土复盖......
<正>在社会主义祖国文化科学的百花园里,放眼文物考古领域,百花吐艳,硕果累累,美不胜收。望西,有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朝东,有青莲......
<正>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自1921年至今已经有了近90年的研究历史。同时,她历时两千多年,占据中国腹地,......
<正>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线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其起始阶段,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分别是1895年、1921年、1926年、1928年。这几个年......
针对小尺度遗址区内遗迹点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较少的问题,以河南仰韶村文化遗址为研究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提取遗迹点的环境参数......
《三门峡——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圣地"》一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为即将出版的《三门峡地区考古集成》一书所作的......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於本年四月组织了河南省调查发掘团,由夏作铭(鼐)先生领导,参加者有王仲殊先生、马得志先生及著者三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