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博物馆相关论文
传统农具的发展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各个时期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于1986年9月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
《蚕桑图》与《木棉图》赏析中国农业博物馆王潮生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明代吴门绘画集》中有《蚕桑》、《木棉》二图。作者系明人孙......
徐光启对发展我国农学的贡献中国农业博物馆闵宗殿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他是明末的爱国政治家,官至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他......
<正>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于11月16——19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国内13个省(直辖市)的55名代表参加了会......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古人观天察地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动态演化的过程中逐步展现了时间划分的精细化和制度化.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
本文通过论述数字博物馆的概念、重要作用、研究进展,以中国农业博物馆为例,对数字博物馆进行了研究探索,力求在数字博物馆建设方......
农业科技十年发展成就展亮相北京 本刊讯 (记者崔建玲) 日前,由农业部主办,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协办,中国农业博物馆等12家单位承......
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于2012年3月2日上午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 农耕......
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将于3月2日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开幕。......
“欢迎您到中国农业博物馆,我是博物馆小小志愿者——讲解员……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请您对我的服务进行评价。”阳光的笑脸,自如的讲解......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陈列大厅,有一个长约2丈的木板槽筒,木槽内装有活动榫铆的木链,上面串联着许多形似龙骨的木板,槽筒的一......
为了深入探讨农业科技交流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业发展的轨迹和特征,2005年10月25至27日,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85周年院庆......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次东亚农业史国际研讨会",经过各方的精心准备,......
这里的院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湖水粼粼,环境幽雅;这里拥有《中华农业文明》、《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陶中的远......
一部农耕文明史,万幅社会进步图。全国唯一的中国农业博物馆,经过改扩建、陈列品的补充和陈列方式的升级换代,已于今年初重张,免费......
【编者按】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对部分奶业界代表......
近日,中华农耕文化展举行了盛大的开幕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办,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作为中国......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上午,来自国家建设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林业局、UNESCO北京办事处、FAO驻中国办事......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5万多件古籍文献中,有一套刊刻于明末崇祯七年(1634年)的清代修本,这是一套涵盖天文、气象、占候、农学、植物学......
(本刊讯)7月24日,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等单位承办的中国农业科技十年发展成就展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已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和弘扬这一......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但是,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我国博物......
“网上‘偷’菜,不如去农博种菜!”前不久,中国农业博物馆为自己设计的一项名为“种子达人”的活动,提出了这样一个口号。该馆期望以......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如果将劳动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其中创造性劳动是使人们脱离低级动物的根本......
第11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17日至22日在日本北海道网走市东京农业大学分校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博物馆、南京农业......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
7月15日,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农产品电商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中国农业展览协会会长、全国农业展览......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厅中有一个特效场景,它向我们展示的是我国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它无坝,却能让岷江水乖巧地流入成都平原,时......
<正>"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
一、准确把握无形文化遗产的实质国际博协遵循的核心价值准则中曾规定"世界上自然和文化的有形和无形遗产都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传......
当前,博物馆的功能在不断拓展与延伸,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文章从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入手,对行业......
二〇一七年八月七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由农业部、文化部主管,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
关于《中国农业通史》的若干问题《中国农业通史》编辑部《中国农业通史》(以下简称《通史》)是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白鹤文(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各位代表,各位同志:我受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的委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