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相关论文
碑林博物馆第二展室中,有一块石碑默默矗立。自明天启五年(1625年)出土后,它就引起一些西方人的关注和觊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曾有......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外文明相互交融的见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碑文中的叙利亚文Shianstsua应为沙州;Kh......
一、名称演变及其传入 1.名称演变。天主教的名称在中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唐贞观九年(635),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托里到中国后......
李世民宗教政策嬗变的思考顾自奋唐太宗李世民(599-849)既是咤叱风云的马背君王,又是颇知“理政得失”的明主。光焰熠烁的:“贞观之治”使初唐......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中国景教之第一文献,此碑建立于公元781年2月4日。碑文由大秦寺僧景净叙述,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岩......
期刊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包含唐人对“大秦”,即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认识和描述。这一描述既有事实成分,也极尽美化;既来自汉魏史......
<正>《景教碑》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世界和平,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见证了中国自古对外来文化开放和包容的广博胸......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的“Khumdan”与“Serag”是学界长期关注的学术疑难问题。通过对古叙利亚文的深入研读及对中外文献记载......
期刊
今天,当人们走进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大都会博物馆时,会惊喜地发现一件从未展出过的藏品。这是一块重约两吨的石碑,呈暗灰色,高9英......
在日本有两通翻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一通立于京都市的京都大学,一通立于和歌山县高野山。珍藏在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
作为考证古代基督教东渐历史及中国基督教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文化历史价值早已被许多专家学者所关注.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