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书要录》相关论文
我国唐代武则天(624-705)敕撰的《乐书要录》一书,是一本重要的有关古代乐调理论的书籍,在当时应该说是绝对权威的音乐著作,其所载......
唐武则天敕撰的<乐书要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乐律学著作,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乐书要录>共十卷,五、六、七三卷留存至今而......
翰林内教坊源自唐武德年间内文学馆教坊,于武后如意元年(692)设立并扩建。本文通过论述翰林内教坊的教育内容,相关历史资料和遗迹,......
“顺旋”、“逆旋”和种方式。文章就上述“旋宫方式”《乐书要录》与《宋史·乐志》中“左旋”、“右旋”,是指“旋宫图”在《......
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乐律学专著《乐书要录》由于在中国本土亡佚已久,它的校注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赵玉卿《(乐书要录)研究》作为第......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地域上的封闭性使得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离不开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而音乐文化的发展亦如此。最初是朝鲜音......
<正> 公元八世纪初,一位日本青年冲破险恶的波涛,来到中国求学,十七年后,带着丰硕的成果,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为传播唐朝的文明和文......
<正> 南宋张炎《词源》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词学著作。这部著作由两方面内容所组成:一方面是有关词风词笔等词的文学理论问题,另一方......
<正>笔者曾在2005年向第一届东亚乐律学学术研讨会提交过一篇题为《古代中国和朝鲜的律吕、宫调图解》的论文①,文中论述了古代中......
<正>中国律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在温州大学音乐学院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有五个方面:一是传统与当代——......
<正>截至目前,对于《吕氏春秋·音律》中的生律问题,我国音乐学界形成了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吕氏春秋》是先损后益,一种观点......
一、为何日本雅乐十二律中的黄钟相当于中国十二律中的林钟?中国和日本,都是早于西方发现一个八度之内包含十二个半音的国家。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