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平生,, 来源:广东教育 年份:2006
书卷气,就是酷爱读书学习,博览群书,从中得到熏陶,文化底蕴深厚。富有书卷气的教师,学识渊博,谈吐文雅,文化韵味浓。富有书卷气的教师,上起课来旁征博引,教学思路开阔,善于开...
[期刊论文] 作者:晓周,, 来源:作文世界(中学版) 年份:2006
题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结晶;书,是人类智慧的仓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便能读懂历史,了明世界,于是,古人云:“两耳不闻窗...
[期刊论文] 作者:林楚平,, 来源:群言 年份:2006
什么是书卷气?《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释义是:“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与气质。”那么,什么又是“读书人的风格与气质”呢?这不是一两句话...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宇,, 来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浓厚的书卷气是王安石诗歌的一大特色,表现为用典使事的磅礴恣肆、不避深僻。对自然意象的人格化描写以及唯美的认知视角、讲究属对的精切和用字琢句的工巧,也是王安石诗歌书...
[期刊论文] 作者:耿银平,, 来源:党建 年份:2006
近日,河北省公安厅倡导在全省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中开展以“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为主题的“读书修身”活动。看到这则新闻,笔者特别欣慰,“逢人不忘劝读书”又在河北...
[期刊论文] 作者:寇学臣, 李抒梅,,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2006
碑学的盛行,最终导致了“书卷气”与“金石气”的严重矛盾与困惑。文人书法的“新化”即新文人书法的兴起已经势在必得。提高作者学养、增加作品“书卷气”是特定时代的文人...
[期刊论文]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6
【正】 "杂书卷册"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对书法作品中出现的书体杂糅现象而言。它是指书家在一段时间内用两种以上不同书体随意书写而成的卷册。元代末年,杭州文化圈向苏松地区...
[期刊论文] 作者:茜云,, 来源:今日中学生 年份:2006
书卷中做一次心灵的远行吧,和书里的人物一起穿梭时空,体验人生,在书中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追寻名人成长轨迹。远足归来,你会发现自己心灵经历了一次成长的拔节。Do a sp...
[期刊论文] 作者:崔洁,,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2006
格非小说题目及人物命名表现出浓郁的书卷气,不仅加重了小说思想的含量,而且使其小说不再是个封闭的文本,在与其他文本发生隐性或显在的联系的同时,呈现出古典主义的气质。...
[期刊论文] 作者:滕腾,董传超,, 来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中国古代书籍的书卷美正是在对装帧素材的巧妙合理的运用上取得的,从而赋予了...
[期刊论文] 作者:谢恩品, 来源:北京档案 年份:2006
此幅书卷一问世,即被广为传颂,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
[期刊论文] 作者:袁书卷,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年份:2006
案例教学是由传统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基本样...
[期刊论文] 作者:袁书卷, 来源: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论文] 作者:杨书卷,,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2006
网络电视开始了业界期盼已久的电信、计算机和有线电视的三网融合历程,在全球视野内都是下一个极具前景的产业。本文在分析网络电视的竞争态势以及在中国和外国的产业发展状...
[期刊论文] 作者:吴宝三,, 来源:北方文学 年份:2006
新年前夕,我在北京见到一本装帧精美的挂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题字、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题诗,精选原创作品十二幅。这位绘画者,就是大家熟知的黑龙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今日中学生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金缨,李钦芳,, 来源:家庭医学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陈栒,,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6
释德清(1546~1623年),字澄印,别号憨山。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幼时多病,故“母祷大士,遂许舍出家,寄名于邑之长寿寺,遂易乳名‘和尚’”。德清善于思考,自小便对人生来死去产生...
[期刊论文] 作者:缪仁人,, 来源:新语文学习 年份:2006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书,我就注定与它有缘,愿为它终生守候。当同龄人在嬉闹玩耍的时候,我却在书中倾听安徒生童话。我为书中故事的波澜起伏而心惊胆颤,我为书中人儿的喜怒哀乐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06
“我前几天在小组发言时倡议设立‘国家阅读节’,引起前来参加讨论的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视。”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朱永新认为:“一个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