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蕾,翟健,,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2009
李栓科是谁?正如这个名字一样,他用一本杂志“拴”住了科学。这本杂志叫《中国国家地理》,李栓科就是这里的掌门人。Who is Li Pei Ke?...
[期刊论文] 作者:喻乐, 来源:传媒 年份:2004
"时代造就了",这句话是李栓科的开场白.细细品味,确实很在理.其实,很多人与的亲密接触总是在一种放松而闲暇的氛围下开始的.在采访之前,记者曾...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允芳,, 来源:传媒观察 年份:2006
十年前,李栓科这个名字只与世界三极的极地考察有关。...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孙宝传,,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年份:2008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兼总编辑。1987年进入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88年起连续7年被中科院派往青藏高原、南极进行科学考察。1994年荣获"第二届优秀青年科学奖"。1...
[期刊论文] 作者:王素平, 来源:中国税务 年份:2016
在这里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栓科社长,他正在与人谈环境保护问题。李社长是一位自然科学家,也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传媒人,他不仅成功地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社会话题,创造了《中国国家地理》的辉煌,他还有着脚踏...
[期刊论文] 作者:庞春燕,, 来源:招商周刊 年份:2005
5年前,提起地理杂志,人们马上想到的是美国的《国家地理》;现在,人们会想到《中国国家地理》。2000年10月,中科院地球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地理知识》正式改名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品牌 年份:2008
我认为新媒体跟我们的传统媒体来讲,就像是我们人类的认知过程一样,我们的信息积累到一定时候会变成知识,知识在更新换代,就会变成我们的技能和智慧,这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2007
《中国国家地理》从一种简单科学知识归纳的杂志,到成为传递话题和声音,把自己的观点推向社会,并引起民众反响的科学传媒,我们有一些成与败的经验...
[会议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 年份:2012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前身为《地理知识》,通过杂志改版过程的描述,阐述了杂志办刊理念的转变,而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提示了中国社会数十年来阅读观念的转变。《中国国家地理》在编......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南极研究 年份:1994
拉斯曼丘陵区风力强度大、频数高,各月平均风速均可起动粗砂级以上碎屑。高速气流的极不饱和挟砂(雪晶)状态限制了风力堆积作用和磨蚀作用,而风力吹蚀作用和雪粒(晶)堆积作用则构成......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1995
拉斯曼丘陵地处极地永久冻土带,风力作用频繁。各种冰缘过程主宰了现代地貌特征的形成,无冰区历史短暂及南极东部古老结晶地盾的相对稳定性,使风化微弱,并以寒冻风化为主,风力地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传媒 年份:2012
《中国国家地理》(CNG)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一本精品科学杂志,目前月均发行总量超过90万册,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精品期刊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国家地理》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传媒 年份:2017
《中国国家地理》(简称CNG)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一本自然科学类期刊,立足中国本土、讲述山川之美、梳理人文精粹、弘扬科学精神.目前月均发行总量每期超过8......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南极研究 年份:1996
分析制图说和综合制图说是目前国内外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地貌制图体系。本文阐述了这两种体系的优劣。并设计出适合拉斯曼丘陵区的地貌制图系统,分步骤对地貌形态的五大要素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初中生学习(低) 年份:2010
刚刚掠过我国大部以至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然而,人类没有必要、更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古已有之,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1989
本文论述了近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数量特征、粒度特征及共分布、结构与构造特征,认为:1.各期亚三角洲的淤积厚度、速率和陆地淤积率都与亚三角洲的建造历时及废止方式有关,淤积厚度有共最大限度;2.沉积颗粒均细于0.25mm级,粉砂粘土占优势,无推移质段。Mz(φ)值......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科技潮 年份:1996
这是一条用汗水鲜血铺就的路,然而,却千百年来一直与我们无缘。如今,炎黄子孙踏上了这条路,五星红旗已在极点飘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插上了飞向宇宙的翅膀。...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科技潮 年份:1996
就像人类千百年一直渴求飞往宇宙太空,探望美丽的嫦娥,探询寂寞的吴刚一样,人类也在生存的这座星球上探索其任何未知的地域,云中穿梭的北极、一望无际的白色雪原,无不令探险家、科学家神往,他们使用了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手段,几乎北极圈内所有的岛礁、港湾、峡谷......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科技潮 年份:1996
北进序曲我们的祖先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令人垂涎的财富。一批又一批西方冒险家带着发财梦探寻通往古老华夏之路,于是构成了辉煌的地理大发现时代,拉开了北极探险、北方航道开拓的序幕。然而,祖先的辉煌岂能荫庇千秋? 1920年2月9日,英美等9国在巴......
[期刊论文] 作者:李栓科, 来源:南极研究 年份:
拉斯曼丘陵在渐新世已被冰盖覆没,晚渐新世冰盖厚度最大,自中新世开始,冰盖逐渐减薄后退,但该丘陵仍为冰盖占据。更新世冰川作用规模不及第三纪。18kaB.P.该丘陵区覆冰厚度超过170m,冰盖前缘仅增厚30m左右。冰盖后退出露基岩约在10.0kaB.P.前后,自9.41~6.5kaB.P.,冰川以2~3m/a的速率后退,岛屿区全部出露;自6.5~5.0kaB.P.,冰川后退速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