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包春林,司永涛,徐荣军,李永全,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就包钢对同一钢种成分的产品,采用薄板坯轧生产线与传统热轧工艺生产的热轧板,在组织状态、晶粒度大小和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关勇,贾洪明,王军,魏元,张富强,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鞍钢在第二炼钢厂建设的连续弯曲连续矫直立弯型薄板连铸机,与1700mm热轧机组相连接形成具有鞍钢特色的ASP生产线,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通过采用全程钢水精炼技术,提高钢水质量;采用先进的铸工艺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已生产出和厚板坯铸相媲美的板材产品,成为鞍钢重要的板材生产线....
[会议论文] 作者:姜振生,林洋,吴世, 来源:第一届全国铸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会议 年份:2002
本文介绍了鞍钢第三炼钢厂普通型铸板坯碳保护渣的改进过程,重点阐述了改进的目的、方法及应用效果....
[会议论文] 作者:,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在薄板坯轧钢,采用V-N微合金化是十分有效的.V-N的冶金学特征十分适合薄板坯技术特定工艺参数的要求....
[会议论文] 作者:柳得橹,霍向东,陈南京,康永林,傅杰,周德光,王丙,李烈军,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EAF-CSP工艺生产的低碳钢热轧板具有高达310~410MPa的屈服强度和30~45﹪的延伸率,本文通过对CSP生产现场同一块低碳钢轧件在不同道次变形后的室温组织研究,分析了在轧过程显微组织的变化以及细小氧化物与硫化物析出粒子的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李百炼,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铸二冷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2
二冷配水工艺是铸坯质量控制重要的一环,上有对所有参数进行控制(CAQC)才能稳定地保证各种钢种铸坯的最终质量....
[会议论文] 作者:Andreas Flick,Hugues Legrand,Uli Albrecht-Frueh,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带钢铸技术是一项正在进入商业化运作的技术.该工艺是整合了铸和制的最新的钢铁浇铸革新技术.小规模订单要求的经济及时的热带生产可通过带钢直接浇铸而得到实现.EUROSTRIP工艺在过去十年由阿赛洛集团...
[会议论文] 作者:王忠英, 来源:2002年全国炼钢、铸生产技术会议 年份:2002
本文通过国外特钢铸技术和国内特钢铸生产及主要产品质量的分析,对我国特钢铸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张巍,金福兴,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200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暨第七届轧钢年会 年份:2002
"薄板坯轧"是一项有别于"薄板坯轧"热轧带钢的新工艺.鞍钢1700mm热轧机采用此工艺,建成了我国第1条薄板轧生产线,实际生产效果很好.本文通过对"薄板坯轧"工艺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鞍钢实际,阐述了鞍钢1700mm热轧机采用"薄板坯轧"工艺的必要性和先进性,同时介绍了鞍钢1700mm热轧机工程概况....
[会议论文] 作者:唐洪华,田乃媛,贺东风,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讨论了两流薄板坯轧作业时铸坯在加热炉内的运动情况.分析了进入出坯段的铸坯的模式选择,进而确定铸坯进入平移段的时机.定义加热炉综合进坯速度和加热炉平均出坯速度两个概念来讨论铸坯出坯的两种方案,并提出最小铸坯长度和最大加热炉综合进坯速度的计算公式...
[会议论文] 作者:Norimasa Yamasaki,Toshiyuki Kajitani,Yasuhiko Ohtani,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铸模的窄面锥度对连铸过程凝固钢壳的长大和变形进行了计算.采用计算方法和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如不同的锥度和过热度时凝固壳的观察,对凝固壳的非均匀长大的机制进行了探...
[会议论文] 作者:梁永昌,周英超,吕建权,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从生产实践出发,分析了钢水成份、温度及洁净度对薄板坯铸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邯钢的实际控制经验....
[会议论文] 作者:张雷,沈厚发,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铸二冷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2
本文基于有限差分法建立了三维薄板坯轧过程传热分析模型,考虑了复杂传热边界条件及温度和合金元素对铸坯物性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同理论分析及商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接近,计算结果可以用于铸坯缺陷分析及生产工艺的优化...
[会议论文] 作者:刘晨,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铸二冷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2
在简要分析铸喷嘴堵塞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预防铸喷嘴堵塞的途径.可对连铸维修、工艺操作和设计有关技术人员有一定参考价值....
[会议论文] 作者:曹亚丹,李惊鸿,杨福新,张宏亮, 来源:第一届全国铸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会议 年份:2002
鞍钢新钢第二炼钢厂的立弯型薄板坯连铸机,于2000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生产,与1700mm热轧机组相连接形成具有鞍钢特色的ASP生产线,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通过不断改进铸工艺技术,采用全程钢水精炼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已生产出200余万吨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质薄板坯....
[会议论文] 作者:Michael Korchynsky,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薄板坯铸技术(CSP)有助于两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目标实现.第一:它提供了用最经济的工艺提高扁平材比的途径;第二:用高强度微合金化钢代替普通碳钢从而减轻构件重量,减少钢材耗...
[会议论文] 作者:干勇,王忠英,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特钢技术和大方坯铸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通过对国外特钢铸技术和国内特钢铸生产及主要产品质量的分析,对我国特钢铸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章洪涛;刘苏;王瑞珍;庞干云;,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本研究建立了薄板坯铸和带钢直接轧制的试验室模拟技术.利用此技术模拟的60mm厚铸坯直接轧制成7mm厚钢板.控轧、控冷和卷取过程也进行了模拟.对试验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
[会议论文] 作者:吴兆学,孟宪俭,王悦秀, 来源:2002年全国炼钢、铸生产技术会议 年份:2002
莱钢炼钢厂为解决铸中间包使用寿命低的问题,研制了开发中间包定径水口不断流快速更换技术,随着中间包定烃水口不断流快速更换技术的逐步成熟,中间包工作内衬不能满足快速更换技术的要求又突显出来,为此他们又研制开发了高寿命中间包耐材...,逐步形成了系统的中间包长寿技术,使莱钢铸单包拉炉数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会议论文] 作者:C.I.Garcia,C.Tokarz,C.Graham,M.Vazquez,L.Ruiz-Aparicio,A.J.DeArdo, 来源:2002年薄板坯轧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2
薄板坯铸工艺(TSC)生产的产品品种正迅速接近常规厚板坯铸工艺生产的水平.本文对两家主要的TSC含铌高强度低合金钢热轧带材生产厂,墨西哥的HYLSA和美国NUCOR-柏克利钢厂,其生产背景、生产线和最新动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