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许日俊,刘昌平, 来源:2004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4
韩文是一种由元音和辅音构成的字母文字.因此经常使用的一种韩文识别方法是;从韩文字符中分离出每一个字母,然后对这些字母进行识别,最后确定识别字符.本文结合结构分析法,通...
[会议论文] 作者:辛亚民,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运用刚柔思想解释《周易》是张载《横渠说》的重要解经体例,这一思想是对《易传》以及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刚柔说解的继承和发展.《横渠说》解赋予了刚柔说理学...
[会议论文] 作者:吴淑卿, 来源:中国第二届中西结合防治心脑血管、肾脏、肿瘤疾病暨养生保健高级论坛 年份:2008
台湾针灸名医韩文治,祖籍豫中,自幼跟随祖父、父亲攻读医理,勤求古训,苦练针法,创建了奇穴新针特效法,疗效肯定,深受台湾、港澳、星马、南北美洲的针灸业界及学者的重视。...笔者是韩文治医师的嫡传弟子,长期协助韩老整理医案,深受启发。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不断应用与整理韩氏针法,颇具心得,特把韩老的“十二生肖针法”作了总结。...
[会议论文] 作者:周游,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21
曾国藩师法韩愈,探源扬、马,以雄直之笔补救前期桐城文章的懦缓之失.这是对晚近桐城文风变化的经典叙述,既有的研究成果多据此展开.而事实上,曾国藩及其后学除了重视韩文的雄直、雄健之外,更从韩文中读出了诙诡之趣....诙诡带有用心狡狯之意,与"文以载道"的正统观念有一定龃龉,故在千年以来的韩文阐述中从未得到大力提倡.而曾氏首倡此意,显得别具一格,弟子亦代代响应,使这一趣味成为晚近桐城派阐释韩文和创作古文的集体趣味....
[会议论文] 作者:刘娜,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道象数逻辑既是道思想内容的核心,也是将其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和途径,更是构建道理论体系的一种思维方式。既要领会并运用道象数逻辑的思维方式,发展用整体性、系统性、变...
[会议论文] 作者:李甦平, 来源: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科院 年份:2016
2006年主编出版了一部《文明对话丛书》.其中韩国己故著名教授李正浩博士的《韩文的创制与易学》就是一部关于亚洲文明对话的代表著作.这部著作的主旨是讲韩字创造的学术依据是中国的儒学.本论文将这部著作的概要陈述如下...
[会议论文] 作者:王瑜世, 来源: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年份:2009
本文简述了韩国中国学研究发展简史与中国学图书出版状况,介绍了韩文中国学图书采访工作现状、途径及方法,并就韩文中国学图书采访工作中所遇到问题进行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吴淑卿, 来源:2008年名老中医暨高级药剂师国际论坛 年份:2008
台湾当代针灸名医韩文治,祖籍豫中,三代宫廷御医。祖传独创的奇经六脉14针法,是一针怯病异术的基本治法。笔者是韩老的嫡传弟子,随师习医结合数十载的临床实践,颇具心得。本文论述...
[会议论文] 作者:李寅通,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本文介绍了《易经》涵盖的内容,提出"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研究了"道象数逻辑"体系的重要意义及"道象数逻辑"体系的价值。...
[会议论文] 作者:葛志毅,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阴阳既为《》义根本所寄,《》与阴阳家的关系可说是极为密切.阴阳家思想起源颇早,实远绍自黄帝,阴阳家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最终演为阴阳家思想体系,而且对儒家发生影响,阴...
[会议论文] 作者:郑万耕;,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从《道象数逻辑》及《道太极说》等《道》系列的各种著述看,既不作文献的考证,也不对《周易》经传进行疏解,实际上,马宝善先生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他试图依据古老的...
[会议论文] 作者:李霖, 来源:云南省第六届社科学术年会暨2012年科技活动月易学分论坛 年份:2012
从大宇宙运动规律看理发现,其实无极图就是宇宙形成前的一个静止状态,是属于先天宇宙模式。太极图就是宇宙通过运动以后发生的变化,是属于后天宇宙运动模式。所以,笔者把现象...
[会议论文] 作者:呂欣,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以《》释《庄》,是明清之际三教会通思想的重要表现之一.觉浪道盛作为汇通儒释的代表人物,其以《》释《庄》思想颇具研究价值.《天界觉浪禅师全录》的很多文本中体现道盛...
[会议论文] 作者:唐明生,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马宝善先生2014年出版的《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就是他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如果说马先生前几年出版的《道太极说》和《道象数逻...
[会议论文] 作者:陳睿宏,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宋代图书易学的崛起,不论在形式、内容或方法的展现,可以视为易学史上新的创造性理解;《大象数钩深图》辑收一百四十一幅图式,为宋代图书之学最重要、最典型的代...
[会议论文] 作者:周瀚光, 来源:第九届全国数学史学会年会暨第六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 年份:2015
  本文是为拙作《先秦数学与诸子哲学》一书的最新版--韩文版所写的序言。主要是从先秦时期数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相联系的角度,对诸子的学说思想做一个具体的讨论。其内容涉及两...
[会议论文] 作者:董规容, 来源:第三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2
在此基础上,象的关系和排列亦即象的...
[会议论文] 作者:冯维斗,崔志鹏, 来源: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 年份:2002
本文主要是从运动学角度,对韩文亮的抓举技术攻关研究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目的是揭示抓举成功率较低的因素,以期得到改善运动成绩....
[会议论文] 作者:江文德, 来源:第四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3
:有三:变易、不易、简易(事物发展内容)还有三:连山(夏)、归藏(商)、周易(周),总之:难相对,就是容易、简单,以简治繁,化繁为简;由易到难,又由难到,有中生无,无中生有,循环无穷。...
[会议论文] 作者:温海明, 来源:第六届中国国际道论坛 年份:2015
文章介绍了作者翻译马宝善先生的《道宇宙观——中华古老的象数逻辑》一书的经历,该书翻译的过程亦是一次东西方翻译理念的大碰撞和大融合,这是译者一开始并没有很深刻地意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