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495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杜松, 来源:第四届全国中医痰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本文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朱丹溪治痰理论特色,分析朱丹溪痰证理论主要观点,临床冶疗原则以及选方用药特点,阐明朱丹溪对中医痰病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会议论文] 作者:施仁潮, 来源:中韩传统医药与亚健康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中韩传统医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金元名医朱丹溪的保养阴精学术思想对于当今亚健康的调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了朱丹溪的"阴难成水易亏"学术观点,静养节欲以制相之火、节慎饮食以顾护脾胃、慎燥热以防劫阴的保养阴精方法....
[会议论文] 作者:鹿林,季乔雪,李泽庚,方莉,李达,彭波,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大会 年份:2011
朱丹溪对于喘证颇有研究,在其多本著作中都详细论述了对于喘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并形成了完整的朱丹溪喘证学说,对于后世中医喘证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张远哲,沈涛, 来源: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年份:2016
  朱丹溪对痰证的论治独具特色,认为“气”是影响痰证发生发展的核心素,并提出“痰瘀并存”及情志中“肝郁”对痰证影响的理论。在痰证的治疗上,朱丹溪提出当以顺气为先,提出“...
[会议论文] 作者:江凌圳,王英,盛增秀, 来源:浙江省针灸学会2016学术年会 年份:2016
朱丹溪(1282~1358年),名震享,字彦修,元代婺州(今浙江义乌)人,世居丹溪,人称丹溪先生.作为"金元四大家"最晚出的一位,他得知悌嫡传,又对《黄帝内经》进行精心的研究,融会张...
[会议论文] 作者:施仁潮,, 来源: 年份:2012
本文对朱丹溪各自舆论进行阐述,揭示痛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陈正, 来源:全国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研讨会 年份:2010
朱丹溪是金元四大家之一,以其“相火论”、“阴不足阳有余论”而著称于医林。世人皆知其长于滋阴降火。据此,有不善学者误解其因过用苦寒而伐脾胃生气之弊。其实,朱丹溪在治疗脾...
[会议论文] 作者:李文莉, 来源:第五次中西医结合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著《局方发挥》一书,对杂病创气、血、痰、郁的辨证方法。其他,如恶寒...
[会议论文] 作者:殷海波,刘宏潇,张锦花,石白,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1年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朱丹溪首提“痛风”,其含义较广泛,认为其病因多有风热、风湿、血虚、有痰,临证治疗多注重养血调血、清利湿热、活血行气、化痰通络,为后世治疗痛风留下了许多有效经验,而其对...
[会议论文] 作者:菁, 贾波,, 来源: 年份:2014
金水六煎出自《景岳全书》,历来争议颇多。从金水六煎的病机、主治证候及组方结构进行分析,并列举临床病案佐证,认为金水六煎含义精深,疗效确切,可为滋阴祛痰之神剂。...
[会议论文] 作者:季向荣, 来源:2012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中医国药养生文化研讨会 年份:2012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为滋阴学派代表人物,他的养生学术思想渊源于儒学、道学及医学,是中医养生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朱丹溪论养生的理论渊源、重视保养体内的阴精、控制食色欲望以及重视老年养生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分析,以期对研究中医养生理论有裨益。...
[会议论文] 作者:罗勇,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2
朱丹溪认为情志因素是致病主要病因,情绪变化过极引起脏腑病变,引动相火妄动而耗伤阴津,气机郁积,脏腑失调,导致"六郁"。所创制的越鞠丸是治疗郁证的专方,为后世治疗郁证提供...
[会议论文] 作者:李清, 来源:2008年中医各家学说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从脉、因、证、治四方面系统阐发了朱丹溪气、血、痰、热、湿、食的六郁理论,郁证脉象方面可总结为郁脉多沉,病因方面六气及情志皆可致郁,证候方面总结了六郁的病位、各自主...
[会议论文] 作者:长铭,, 来源: 年份:2004
启节发现于一九五七年冬季,是由安徽六安专区文物普查工作队在寿县八公山乡搜集到的。当时我曾草写《楚鄂启金节考释》一稿。这篇文章大部分论点都已采入由殷涤非...
[会议论文] 作者:赵琼, 来源: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朱丹溪注重痰瘀同治,开创了痰瘀致病之说,对中风、肺胀、积聚、噎膈等疾病从病因病机治疗用药,各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后世医家深受其影响。对丹溪痰瘀学说的研究,对现代许多疾...
[会议论文] 作者:张雪丹,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3
知悌是宋末元初医家,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的老师.氏上承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三家之学,下启丹溪学派之先河,著有《心印绀珠》和《太无口授三法》两部医著,然前者业已亡佚,后者仅以抄本形式流传于世....《太无口授三法》分述中风、伤寒、暑病、瘟疫等内科杂病及妇人胎产前后诸疾证治,共五十六门、九十余证.每一病证按证、因、脉、药依次论述,简明切要.氏临证制方用药,灵活变通,习先贤之法,但不拘泥古方,...
[会议论文] 作者:于澄建,, 来源:中国记者 年份:1988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摄影记者的工作似乎比较简单,不需要调查研究也可以拍出照片。摄影记者在舞台上的典型形象就是“咔嚓”干部,身挎照相机,闪光灯一亮就算完成任务。果真...
[会议论文] 作者:姜德;周铭心;,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 年份:2007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创立阳有余阴不足论,治病善用养阴方药,后世医家称为"养阴学派"。由于丹溪能贯穿诸家,独抒卓见,对明清医家影响很大,养阴法和方药有其独到的见解,...
[会议论文] 作者:石岩, 来源:2015年糖尿病学术年会暨第十六次中医糖尿病大会 年份:2015
朱丹溪治疗消渴病的理论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等理论,倡导滋阴理论,创立养阴派.丹溪翁及其弟子所著诸多著作均能体现其治...
[会议论文] 作者:刘悦,郝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中医脑病大师论坛与学术交流大会 年份:2016
目的:本文旨在报告郝学教授治疗面瘫的经验.方法:从针刺、炙法和联合治疗角度总结了郝学教授的治疗经验.结果:郝学教授为国家级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郝学教授在治疗面瘫时重视评估病情的轻重及疾病发展的阶段...,依据疾病严重程度及所处阶段,采取单独针刺、炙法或联合治疗等相应治疗措施.结论:郝学教授对于面瘫治疗,见解独到,注重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取穴灵活,擅用灸法,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