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茹文东, 李云峰, 孔德, 刘润峰,, 来源: 年份:2004
大叶黄杨枝枯病是一种新的黄杨病害,近2年发危害比较严重,本文研究了其分布与危害症状,发生发展的特点,危害规律及防治。...
[会议论文] 作者:吕建刚,杨宇清,吴建军,顾斌,洪炳然, 来源:上海市植物保护学会第七届年会 年份:2001
黄杨绢野螟在上海地区一年发3代,以2龄幼虫在黄杨叶片上结苞越冬.加强检疫、摘除、杀螟杆菌等方法可防治....
[会议论文] 作者:李红梅,万欢欢,Tim Haye,Marc Kenis,张峰,Ulrich Kuhlmann,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2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隶属于鳞翅目,螟蛾科。该虫起源于亚洲,在中国、韩国、朝鲜、日本、印度等都均有为害。该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国。...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种植和发展,瓜子黄杨种植面积扩大,黄杨绢野螟的为害日益严重,寻找该虫的有效防控制因子迫在眉睫。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德国西南部首次发现了黄杨绢野螟为害。...自此,黄杨绢野螟迅速扩张到瑞士、荷兰、法国、...
[会议论文] 作者:葛为公,唐爱莲,黄崇基,张惠勤, 来源:2003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目的:研究黄杨叶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和活性.方法:用常规提取技术分离黄杨叶水溶性成分.结果:黄杨叶除富含生物碱外,其醇浸膏、糖类有抑菌活性,黄酮类对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结论:黄杨属植物的非生物碱成分应深入系统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张建军, 魏向阳,, 来源: 年份:2004
大叶黄杨白粉病是大叶黄杨的主要病害,该病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不仅影响大叶黄杨生长发育,而日-影响大叶黄杨的观赏价值。植株发病时,先在嫩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园斑,后...
[会议论文] 作者:尤扬;夏雪梅;, 来源: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年份:2013
  以多年生大叶黄杨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和特性,研究大叶黄杨植株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和光响应.结果表明:大叶黄杨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
[会议论文] 作者:王让军,赵淑玲, 来源:中国园艺学会园艺科学研讨会 年份:2002
大叶黄杨是陇南地区公园、庭院和城镇街道主要绿化树种.通过对当地大叶黄杨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大叶黄杨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会议论文] 作者:王晶, 宋裔婷, 张志刚,, 来源: 年份:2004
大叶黄杨在我们大连地区属可露地栽培的常绿树种,但近几年发现枝叶退绿干枯、直至死亡。后经观察是双斑锦天牛Acalolepta sublusca (Thomson)所致, 此虫一年发1代,以幼...
[会议论文] 作者:王静,吴士华,王壵, 来源:“北京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论坛 年份:2013
  针对观礼台木桶盆栽的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安全越冬问题进行分析,采取埋设保水剂,填埋草炭土,包裹塑料膜、喷施防寒防冻剂的措施,结果表明,木桶盆栽大叶黄杨...
[会议论文] 作者:薛会雯,金晓玲,刘海洋, 来源:第二届全国城市园林观赏植物培育及景观设计技术交流论坛 年份:2015
为了建立稳定的新品种金叶大叶黄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选用金叶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0.5mg/L+IBA...
[会议论文] 作者:文红梅,张正行,李伟,池玉梅, 来源: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文对环维黄杨星D在大鼠体内(尿、粪便、胆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粪便中分离得到2个代谢产物,经MS、1H-NMR、13C-NMR、UV等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0-氧化脱甲胺环维黄杨星D(20-oxidedemethylaminocyclovirobuxineD...,CM1)和3N-去甲基环维黄杨星D(3N-demethylcyclovirobuxineD,CM2).大鼠灌胃(ig)环维黄杨星D后...
[会议论文] 作者:赵昱,陆群,郝东荣, 来源:首届全国新型给药技术与中药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2
为了确定中药小叶黄杨原料中环维黄杨星D的含量,本文对柱前荧光衍生化HPLC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紫外衍生化HPLC法对环维黄杨星D进行了分离和含量测定,并与非水滴定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会议论文] 作者:梁秉文,邱艳明,陈一平,陆瑜, 来源:首届全国新型给药技术与中药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介绍了以天然药物黄杨木为原料开发的环维黄杨星D质量标准、提取工艺、药理学研究、临床研究以及经皮给药系统等问题,以此探讨了中药的现代化....
[会议论文] 作者:易元芬,吴玉,梁惠玲,余珍,丁靖凯,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第六届质谱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报告会 年份:2000
大叶黄杨其根入药,但每年开花时都会引来大量的银绿蝇,多时会将整个花覆盖,此现象很奇特,故对花的成分进行分析检测....
[会议论文] 作者:文红梅[1]张正行[1]李伟[2]池玉梅[2], 来源: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文对环维黄杨星D在大鼠体内(尿、粪便、胆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粪便中分离得到2个代谢产物,经MS、1H-NMR、13C-NMR、UV等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0-氧化脱甲胺环维黄杨...
[会议论文] 作者:尚爱芹[1]赵梁军[2]田颖川[3], 来源: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 年份:2007
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以粗枝大叶黄杨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将含有雪花莲外源凝集素(Galanthus nivalis agglutinin,GNA)基因导入粗枝大叶黄杨的下胚轴切段中。研究了抗生素...
[会议论文] 作者:杨强强,刘军娜,熊越,尹卫平, 来源:河南省化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8
  近年来研究表明黄杨属植物中分离出的新生物碱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该类成分越来越受到关注。前期我们从节肢动物蝼蛄中分离得到不同于植物黄杨生物碱的四种新的N-乙酰基...
[会议论文] 作者:刘守臣, 来源:第二届徐州科技论坛暨徐州市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阐述了大叶黄杨常见病虫害种类、生活史、发生规律及多种防治方法,针对病虫害防治,提出了“综合防治”观点。...
[会议论文] 作者:薛会雯,金晓玲,刘海洋,罗雪梅, 来源:第五届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种苗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1
为了建立稳定的新品种金叶大叶黄杨组织培养再生体系,选用金叶大叶黄杨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MS +0.1mg· L-1NAA +0.5mg·L-16- BA+...
[会议论文] 作者:黄焱,季孔庶,汤庚国,翟锦如, 来源:第五届博士学术年会 年份:2007
论文研究了珍珠黄杨经不同激素处理后在2个试验点生根能力的差异,并通过ELISA技术对生根过程中各品种的indoleacetic acid(IAA),abscisic acid(ABA),isopentenyladenosine...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