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鲁法庭, 来源:全国第二十五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7
中医认为人体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而正与邪斗争的目的自然是试图疾病不用药物而自愈。所以,可以认为任何疾病都有自愈的趋势。因此中医治疗就应当是顺应疾病的自愈趋势,遣方用药以辅助正气抗争而取胜,达到病愈,即“治人不治病”。《伤寒论》诸多......
[会议论文] 作者:杨梅, 鲁法庭,, 来源: 年份:2007
该文从脏腑层次观、证候多重性、辨证层次论等三方面,论述了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对脏腑辨证进行细化分型的必要性。并提出脏腑辨证细化分型及证候的细化分型研究应该...
[会议论文] 作者:杨梅,鲁法庭,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首届中医全球化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 年份:2011
  恒动观念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本文一方面通过对恒动观念的理论源流进行梳理,把握其基本概念。另一方面从中医诊断主要内容......
[会议论文] 作者:鲁法庭, 郑进,, 来源: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对辨证,辨症,辨病概念的深入分析,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相关观念比较,以及对中医诊断思维的剖析,指出中医学在具有自身完善的辨证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对辨症与辨证、辨病...
[会议论文] 作者:王雪梅, 鲁法庭, 杨梅,, 来源: 年份:2009
本文从中医甲诊的原理、方法、脏腑定位、临床意义以及民族医学中关于甲诊的认识等五个方面入手阐释目前对于甲诊的认识,笔者认为甲诊的研究仍然有提升的空间,中医学与其他医...
[会议论文] 作者:杨梅,鲁法庭,王雪梅,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恒动观念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之一,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医学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非常强调以恒动观念来把握疾病过程及病理变化。本文主要从中...
[会议论文] 作者:王雪梅, 郑进, 鲁法庭,, 来源: 年份:2007
本文探讨痛风中医基本证型,为研究痛风的中医证型规律及辨证施治奠定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查阅我国1994-2007年涉及到痛风中医证型方面的文献31篇,从中医证型、辨证治疗、证...
[会议论文] 作者:吴施国,叶冰,鲁法庭, 来源: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年份:2010
  本文从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医文献资料中总结出并探讨了生石膏解毒逐疫的功效,认为生石膏是一味治疗温热疫病必不可少的重要药物。在现代环境污染变化较大,疾病多交,传染性疾病......
[会议论文] 作者:汤朝晖,王飞,鲁法庭,杨川, 来源: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暨四川省院校研究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本文立足于遵循中医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培养和造就中医名家的目标,提出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新型的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建设的理念。分析论述了新型的中医师承教育模式......
[会议论文] 作者:杨梅,郑进,鲁法庭,王雪梅,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 年份:2007
目的:研究西双版纳地区汉族与傣族成年人中医体质的分布类型,比较两族群体质分布所存在的差异,并揭示导致此差异形成的原因。揭示形成差异的原因。方法:通过对504名西双版纳地区......
[会议论文] 作者:鲁法庭,杨梅,胥筱云,郑进, 来源: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年份:2010
本文基于证机概念,深入的阐释了症机、证机及病机的逻辑关系,分析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深刻内涵及适用基础并论述了辨证的核心。指出病机、证机、症机不可同一而语,他们是3个处......
[会议论文] 作者:胥筱云,杨梅,鲁法庭,陈普, 来源:大湄公河民族医药发展论坛暨第四届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 年份:2011
为探讨傣医整体平衡治疗观,复习有关人体生理、健康与疾病、治疗理论、治疗用药等方面傣医药文献,归纳总结其中与傣医整体|平衡治疗观有关的内容,对傣医整体平衡治疗观从其形成......
[会议论文] 作者:鲁法庭,徐姗姗,陈云慧,唐朋利, 来源: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麻黄汤、桂枝汤是《伤寒论》中两个最基本的方剂,是治疗太阳病的两个基础方,亦是千古名方.后世医家在阐释中风之桂枝汤证、伤寒之麻黄汤证异同时,多围绕风寒伤营卫问题及体质...
[会议论文] 作者:鲁法庭,王学梅,何丹,严石林,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 年份:2007
本文通过对传统中医闻诊-声诊存在弊端的分析,提出应用现代科学仪器(如数字声图软件等测试)及方法来代替凭听觉诊断疾病的传统声诊方法,客观地对声诊的内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胥筱云,杨梅,鲁法庭,王雪梅,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针对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中问诊内容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及临床实践经验,从欲做良医,先学做人、优化语言,掌握技巧、结合临床,细问原因、问诊缺失,它诊补充四个方面进......
[会议论文] 作者:胥筱云,张晓琳,杨梅,鲁法庭, 来源: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年份:2011
  针对目前对中药祛邪反应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从1、祛邪反应出现的频率;2、祛邪反应与方剂的关系;3、祛邪反应与病/证的关系;4、病/证与祛邪反应次数的关系;5......
[会议论文] 作者:鲁法庭,陈云慧,徐姗姗,唐朋利, 来源: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年份:2016
  文章从风寒邪气关系分析,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的虚实问题论述,麻桂二证风寒伤卫伤营问题的探讨以及桂枝汤、麻黄汤用药治疗特点等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的异同......
[会议论文] 作者:鲁法庭,严石林,王学梅,何丹,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 年份:2007
本文通过对传统中医闻诊-声诊存在弊端的分析,提出应用现代科学仪器(如数字声图软件等测试)及方法来代替凭听觉诊断疾病的传统声诊方法,客观地对声诊的内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科学地作出判断,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研究其诊断客观化,应该是我们开展四诊客观化研究的新......
[会议论文] 作者:严石林, 鲁法庭, 陈为, 赵琼, 汤朝晖,, 来源: 年份:2008
该文提出"异病同治"中的"证"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基础证"、"复杂证"、"理论证"、"笼统证",属于"总证"或"母证"范畴。受疾病等诸多因素影响,临床运用时将形成"具体证"、"细...
[会议论文] 作者:胥筱云,杨梅,鲁法庭,何丹,李倩,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首届中医全球化与人类健康高峰论坛 年份:2011
  傣医学理论中提出了“风”、“风病论”的概念,但迄今为止,“风病论”仍然只停留于概念阶段,虽然有部分与风病相关的论述散见于各种傣医药文献中,但对其内涵系统整理研究的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