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陆承平,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6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兽疫局)于2005年分别出版了第14版及第8版,这两个法典的颁布,确定了全世界动物疫病的主要关注对象,理所当然地受到各国同行的重视.2006年又在OIE的...
[会议论文] 作者:陆承平, 来源:2006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具有35个血清型,其中2型最为常见,而且是人畜共患病原菌.1998年在江苏和2005年在四川大范围暴发引致猪和人死亡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均是猪链球...
[会议论文] 作者:陆承平, 来源:第一届南农中美猪业高峰论坛论文集 年份:2016
猪链球菌是世界范围内引致猪链球菌病最主要的病原,根据细菌荚膜抗原的差异,分为33个血清型及相当数量无法定型的菌株,1、2、7、9型是猪的主要致病血清型,2型(SS2)最为常见、...
[会议论文] 作者:张炜, 陆承平,, 来源: 年份:2006
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本文用免疫蛋白组学的方法分析了 SS2强毒中国分离株ZY05719的胞外蛋白,实验结果表明共有9个被转印到P...
[会议论文] 作者:金业;陆承平;,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专委会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对河蟹(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及其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纯化病毒经负染后由电镜观察显示,病毒粒子呈球状,有囊膜和纤突,直径约为150nm.纯化病毒经核酸酶降解杂核酸后,加入8...
[会议论文] 作者:马玉玲;陆承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 年份:2005
以猪链球菌2型SS2-H株为指示菌,用双层琼脂法,从健康猪的鼻拭子样本中分离到一株猪链球菌的噬菌体,定名为SMP,对其热稳定性、pH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SMP的蚀斑透...
[会议论文] 作者:张吉红;陆承平;,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专委会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建立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的生物被膜(bilfilm,BF)体外形成模型,用银染法及扫描电镜(SEM)观察检测致病株AhJ-1、N-1及非致病株W-1、4332株产生BF的情况,同...
[会议论文] 作者:王丽平,陆承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学毒理学分会中国毒理学分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会议 年份:2003
细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和耐药性快速传播近年来已成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题,细菌最常见的对抗和逃避抗菌药物的方式,是从外源获得耐药基因,而耐药基因的传播可以是从一个细菌到......
[会议论文] 作者:王丽平;陆承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为了解国内对红霉素耐药的动物源性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以及相关耐药基因ermB和mefA的分布,对国内不同地区分离到111株猪源及牛源链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红霉素、青霉素...
[会议论文] 作者:严亚贤[1]陆承平[2], 来源:上海市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试验利用指示菌MC1061,经双层琼脂法纯化和PCR扩增vt2基因,分别从大肠杆菌0157菌株、牛粪、鸡粪和污水中分离获得5株含vt2基因的噬菌体.这些噬菌斑透明,直径为0.5~2mm,对指...
[会议论文] 作者:彭小华,何孔旺,陆承平, 来源:第六次人畜共患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4
本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App1、3型中扩增ApxⅣ的部分基因,并克隆到大肠杆菌中,经诱导体外高效表达了这种毒素,将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为App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会议论文] 作者:梅明珠,严亚贤,陆承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O157(rfbo157基因)、Vero毒素1(vt1)及Vero毒素2(vt2),肠溶血素(hlyA)和紧密素(eaeA)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合成5对寡核苷酸引物,建立了一个快速鉴定大肠杆菌O157的多重PCR方法.经过条件的优化及特异性,重复性的检测后,对62株临床分离菌株......
[会议论文] 作者:鞠爱萍;陆承平;张传明;, 来源:2007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目的:了解江苏泰州地区正常猪群猪链球菌及主要致病血清型分布。 方法:从该地区采集正常屠宰猪样本303份,用PCR法进行猪链球菌及主要致病血清型的检测,并对3株分离的猪链球菌......
[会议论文] 作者:刘永杰,倪晓丹,陆承平,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水生实验动物专委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不同分离株的溶血性、细胞毒性、致病性与主要毒素基因型分布之间的关系,本试验选取五种毒素基因型的代表菌株进行溶血价、溶蛋白...
[会议论文] 作者:邱索平,何孔旺,陆承平,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根据外膜蛋白基因中间部分的差异,毒素基因和荚膜基因的型特异性,建立3个多重PCR的分型体系,可将App1~12型分成11个模式,除9型和11型外完全区分.此分型体系用于临床分离株JS3,ZJ5和JS7的分型,得出的结果和血清学分型一致.对人工发病猪扁桃体和肺脏各12份,鼻拭子8......
[会议论文] 作者:苏良科,严亚贤,陆承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利用λ噬菌体的Red重组系统,将氯霉素抗性基因(cat)插入到大肠杆菌0157:H7 Min27株的stx2基因中,获得O157:H7 Min27的突变菌株Min27(△six::cat)。用丝裂霉素对该突变菌株进行诱导,结合抗性标记和PCR方法筛选出一株突变的Stx2噬菌体,命名为φMin27(△stx::cat)。将φMin27......
[会议论文] 作者:郑腾,李昂,王光瑛,陆承平,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目前,饲料酶制剂已广泛应用于家禽养殖业中,但是饲料酶制剂必须通过和家禽内源性消化道酶的相互作用,既协同又补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值得引起重视的是,源自日粮、饲养条件...
[会议论文] 作者:李静;张晓露;刘永杰;陆承平;, 来源: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年份:2010
嗜水气单胞菌强毒株J-1和弱毒株NJ-4分别与四膜虫作用,通过测量OD450,绘出虫外细菌12h的生长曲线。再将两株菌分别与饥饿的四膜虫共培养,用血细胞计数板记录48h内四膜虫的数量变...
[会议论文] 作者:卢景[1]陆承平[2]段振华[3], 来源:第六届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术年会——猪禽疫病综合防控研讨会 年份:2012
  本文为探索口蹄疫(FMD)、猪瘟(CSF)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3种疫苗以不同组合方式对猪免疫的效果,选择广西玉林市非疫区2个小型本地品种猪场,40日龄左右仔猪各75头,...
[会议论文] 作者:郑腾,曹治云,谢必峰,陆承平, 来源:第八届全国分析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为研究黑曲霉Asp.nigerSL2-111所产酸性蛋白酶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NBS、PCMB、N-AI、DTT、Acetylacetone、MA、BrAc、CDC等8种化学修饰剂处理纯化的酸性蛋白酶,然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