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武振玉, 来源: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 年份:2014
文章主要是对西周和东周两周期间的金文国名、金文地名以及金文水名做了简要的缉考并做了相应的注释,以供研究使用。...
[会议论文] 作者:王影,庄曾, 来源: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中医眼科创新与发展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年份:2016
目的:总结探讨庄曾教授运用“病证结合联合精气血津液辨证体系辨证”理论进行眼科疾病治疗的体会、要点及运用方法。...方法:通过庄曾教授相关文献及著作学习,归纳总结庄曾教授运用病证结合联合精气血津液辨证的相关理论要素。...结果:庄曾教授提出“病证结合”是目前主要的临床诊疗模式,其思想有利于理清病种的临诊思路、探索诊治规律;病证结合在治疗眼科疾病过程中,符合疾病的结构化辨证;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是...
[会议论文] 作者:罗卫东,, 来源: 年份:2004
笔者依据《商周金文资料通鉴》收录的61件邾国有铭青铜器分析邾国金文。它们既有传世的,也有出土的。出土地点包括山东省滕县、新泰县、邹县以及枣庄市等。本文计划考察现存...
[会议论文] 作者:李玲娟,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耳鼻喉科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耳鼻喉高峰论坛 年份:2018
正文:鼻之病,古来有之,《素问.气厥论》中述:"胆移热于脑,则辛额鼻.鼻者,浊涕下不止也."...不但首次提出了鼻一名,且提出了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流浊涕不止.在历来文献中讲到,鼻有实证与虚证之分,实证多由外邪侵犯,致肺脾胃胆等脏腑病变,起病急,病程较短;而实证多是肺脾等内在脏器的虚损,引邪气羁留鼻窍而发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情多反复,缠绵不愈.临床上鼻最主要的表现为鼻涕量多不止,且多...
[会议论文] 作者:喻遂生, 来源:第七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出土文献与黄河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眔"是金文中的一个常用字,共出现140余次,其用法上承甲骨文,但多个"眔"连用和动词用法比较突出.前人对金文"眔"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122,但无论在材料整理和词性判定上都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和笔者...《甲骨文"眔"字语法研究》123的基础上,对金文"眔"字进行比较彻底的清理和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楊建忠, 来源: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以《楚系金文汇编》为基础,整理出通假字290组,分别与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白于蓝《战国秦汉简牍帛书通假字汇纂》及全广镇《两周金文通假字研究》逐条比较,以对楚系金文...
[会议论文] 作者:陈伟武, 来源:中国语言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 年份:2006
笔者曾经讨论过战国秦汉出土文献中的缩略语,使用金文材料甚少。对商代甲骨文中的缩略语也有所论列。本文着力描写两周金文中的缩略语。粗分为人物名号缩略、国族名号缩略、地...
[会议论文] 作者:商艳涛, 来源: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寝戈考》一文中关于西周金文中"(自)"字字形、用法的论述皆有失当之处.虽然殷商、西周金文中多以"(自)"为"师",但商代既已存在"师"字,至战国时期"师"字逐渐取代了"(自)"字....
[会议论文] 作者:黄锦前, 来源:中国文字学会 年份:2011
本文主要从辞例和用法的角度,封两周金文中“(畲)”字的用例进行了辨析,认为在西周金文中,凡是表示“赐予”、“给舆”一类意思的“(畲)”字,都应该释作“余”,在铭文中通常读作“予”;凡是表示“施”、“置”...在东周金文中,“畲”字在大多数情况下应释作“余”,舆“舍”字形体区别甚明,但偶尔也有例外,因而在封相关古文字资料造行考释时,需充...
[会议论文] 作者:王长丰,, 来源: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年份:2013
本文认为殷周金文中"亞且(祖)"之"亞"是殷周时期五世而迁,另立新宗后,对新祖的称谓。...
[会议论文] 作者:裴文媛,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六届年会 年份:2015
  作为宋明理学家中的重要一位,陆九以其特色鲜明的理学观点引起后来学者的不断研究,但对他有关教师观点的研究还有填补余地。笔者试图在基本了解陆九理学思想的基础上,从...
[会议论文] 作者:何兴伟, 谢强,, 来源: 年份:2009
目的:谢强教授倡导"温阳通窍"、"升阳祛霾"法治疗鼻,本文探讨通督升阳法治疗鼻的意义。方法:通过对鼻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鼻发病的病机关键是清阳失运、湿浊阻遏;而...
[会议论文] 作者:胡雲鳳, 来源:中国文字学会 年份:2011
本文主要探讨虚词「廼」由殷卜辞过渡至西周金文在用法及构词上的历时燮化。透过二批材料的封比分析,发现殷卜辞「廼」字仅用作时间副词,发展到西周金史除承袭殷卜辞副词的用法之外,更发展出了连词的用法。...整体来看,「廼」字西周金文的用法及讲词均较殷卜辞更加虚化、复杂而灵活。...
[会议论文] 作者:张葆青;黄永明;石宇雄;刘金文;,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 年份:2007
金文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广东省风湿病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亚太人工关节学会...
[会议论文] 作者:李娜,田原,刘桂荣, 来源:“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 年份:2016
目的:比较中西医汇通派医家恽铁樵和陆雷的用药特点.方法:运用方剂计量学研究方法对恽铁樵、陆雷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恽铁樵和陆雷的处方用药特点.结果:通...
[会议论文] 作者:罗林云,, 来源: 年份:2016
目的通过应用鼻炎糖浆对符合治疗标准的鼻患者进行治疗,以观察和分析鼻炎糖浆对鼻的临床治疗效果。本试验选用病例数300例,男117例,女18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发病...
[会议论文] 作者:郭太品,梁繁荣, 来源: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年份:2010
目的:了解古代针灸治疗鼻的穴位及经络使用概况,取穴特点和现代常用取穴差别。...方法:查阅《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中的针灸治疗鼻部分,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同时对现代针灸治疗鼻文献综述,分析取穴特点。...结果: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鼻有11篇,涉及15个穴位,6条经脉,总计38穴次,古代针灸治疗鼻取穴以头部上星、曲差、风门为主,而鼻部局部取穴相对较少。配穴主要以头部穴位配合四肢合...
[会议论文] 作者:李继征;, 来源: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 年份:2011
"者"在古今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学界关于"者"字的论述不少,但众说纷纭,而且集中对于金文中"者"进行的论述除散见于几部古文字工具书外并不多见.本文尝试在总结前人...
[会议论文] 作者:忻耀杰, 滕磊, 高旭青,, 来源: 年份:2004
是耳鼻喉科临床的常见病,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特点,西医的急、慢性鼻窦炎都可参考辨证。鼻的病名源于《黄帝内经》,其"胆移热于脑,则新颊鼻"一句话奠定了鼻...
[会议论文] 作者:张萍萍,杨远洪,陈淑英,, 来源:红外与激光工程 年份:2008
把光纤置于谐振腔内,利用光纤中的布里增益就构成光纤布里激光器。布里环形激光器由于具有线宽窄、频率稳定、增益方向敏感等优点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介绍了该种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