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5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屈直敏, 来源:丝绸之路对中华文明演进与传播的影响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8
南朝刘宋产撰《秦州记》,大约散佚于隋唐之际.本文通过全面查考文献,辑得群书征引《秦州记》佚文共22则,考订冯国瑞辑本3则误辑,考定《秦州地记》《秦川记》即产《秦州记》.并在此基础上,广搜异文,进行全面校考...
[会议论文] 作者:勇,黄明华, 来源:第四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全国经方论坛 年份:2014
老善于从阳论治骨痹,疗效甚佳.老示人阳气至关重要而容易受伤,必须时刻注意保护阳气,故景所用方药中姜、附、桂的使用频率极高,温扶宣通阳气之方药占大半即是体现了...
[会议论文] 作者:向东,李辉, 来源: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生活于北宋时期,历秘书丞、集贤校理、江东转运判官等,长于史学,工文词,著述颇多.其《续世说》是继刘义庆《世说新语》之后较有代表性的世说体著作,体例对《世说新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会议论文] 作者:郑陇军;喜军;,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喜军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胃肠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胃肠疾病有着深厚而独到的研究。多年来,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浊毒理论并结合张仲景的经方,在胃肠病尤...
[会议论文] 作者:华,卢美芳, 来源:全国第十八届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的众多方剂为景经方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从继承的角度,比较了陈自明与景经方相同的方剂。从景经方的加减方角度,阐述了陈自明对景经方的发展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谢锡麟, 来源:第十四届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4
衡先生是中国理性力学的先驱之一,著有《张量(理论和应用)》以及《非线性弹性理论》,主要记载了现代张量分析及连续介质有限变形理论.本文谨表达笔者持续性研习-继承-发...
[会议论文] 作者:邹旭峰,戴维,郁保生, 来源:全国第二十二次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4
纵、横、逆、顺、反、覆、高、章、纲、惵、卑、损,见于《伤寒论·脉法》,李士材《诊家正眼》中将其称为景十二脉.作为《伤寒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后世却对其讨论较少.本...
[会议论文] 作者:杨凤莲;, 来源:2003'国际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外治法是景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景《伤寒论》载113方,外治法计22处,《金匮要略》载方262方,外治方针34处,两书共计56处,占两书375方的14.9﹪.景论治,非独擅内治一法,而是...
[会议论文] 作者:路广林,华, 来源:全国第二十五次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7
《伤寒论》中无论是在六经的传变与治疗,还是在药后的调护以及对疾病的预后判断、处方用药上,都可以看出景重视脾胃、保护胃气的学术思想。聂老师深受景思想的影响,遵景之...
[会议论文] 作者:尚学瑞,慧兰, 来源:全国第二十五次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7
景方素以药味精简、配伍严谨、疗效卓著而为后世所推崇.多年临床实践中,笔者尝辨证使用景经方治疗痛经、带下病、先兆流产、子宫肌瘤等妇科杂病,取得良好效果....
[会议论文] 作者:罗江浒, 来源:全国第十八届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本文通过讨论营卫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认为圣辨证论治重脉是因为脉象所反映的是营周不休的营卫所携带的营运中流经经络,脏腑各处功能变化的信息。营卫是景脉理的基...
[会议论文] 作者:赵钰蓉;董正华;, 来源:全国第十九次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清·汪昂所撰《医方集解》载方867首,其中景方有163首。按照治法功效及专科将方剂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明目、痈疡、经产、急救等22类,其中21类中皆有景方,且大...
[会议论文] 作者:刘姝晨,屈保,秦高凤,曾文浩,赵琰, 来源:全国第二十四次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6
大承气汤为景所创峻下法代表方剂,由于其泻下之力峻猛,运用得当疗效颇佳,但运用不当则易伐伤正气,故临证需谨慎辨别应用.本文通过仔细研读了景《伤寒论》相关条文,分析了景在阳明病中运用大承气汤的辨证要点...
[会议论文] 作者:沈昱颖,严庆,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 年份:2017
目的:总结严庆老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严庆老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3则验案,分别以柴胡龙牡汤、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桑菊饮加味治之,并进行分析,结果:严师认为此病治疗中应以热、...风、痰为主线,故心肝脾肺或外感风热或内生郁热,治疗上以疏风清热、清心泻火、肝熄风、清热健脾等分而治之,或相兼而治;外风宜疏散宣肺,内风当肝健脾;涤痰开窍为先,疏肝扶脾并施,尤重扶脾法在此病中的运...
[会议论文] 作者:杨景锋,王醊思,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届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通过几年的教学及临床,笔者体会到对《伤寒论》的学习最好的莫过于“以景文释景意”,这样对其条文的理解,才有可能接近或符合景之本意。因此笔者拟从景原文出发对“大青...
[会议论文] 作者:杨开瑞,王新佩, 来源:全国第十八届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景深知此旨,故善用温法治疗伤寒、杂病,故本文将景的温法的方剂按心、肺、脾、肝肾...
[会议论文] 作者:刘世恩, 来源:全国第二十四次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6
目的:深入挖掘景历法医学的深刻内涵,探求景历法医学的理论基础,诠释景历法医学体系的应用规律,进而能够以景历法医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代相关内科杂病和突发性疫情开拓新的视野和途径,寻求新的方法和手段....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并深入南阳汉画馆、景博物馆等查阅、收集与《伤寒杂病论》历法医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认真阅读分析后,归纳、整理、总结相关的论点和论据.结果:诠释了《伤寒杂病论》相关的历法医学内容,...
[会议论文] 作者:乔红丽,周叔, 来源:全国第十九次景学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妇科痰饮病临床多见,治疗时若在充分考虑妇人体质因素和痰饮致病特点的基础上,将妇科常用治法与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相结合,可取得较好疗效。本文阐释了妇科痰饮相...
[会议论文] 作者:叶莹,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毫无疑问,景学说在中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景著《伤寒杂病论》至今的千余年间,历代学习中医之人都把它作为“必修课”,甚至真理……直到今天,景学说仍然是学好中医...
[会议论文] 作者:鲁艺,王庆国, 来源:2003'国际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本文结合《内经》相关理论,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相关条文,就"从藏治神"的理论渊源、景论治神志病的主要思想两方面分析,证明景很重视将神志病与五脏的病理生理机制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