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邵明安;,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1
由于干旱日趋严重以及灌溉水资源紧缺,发展节水灌溉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在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而另一方面在灌溉...
[会议论文] 作者:李毅;邵明安;,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4
土壤温度环境影响着土壤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和物质迁移方式.本文在两年度连续观测生育期地温的基础上,根据地膜覆盖和裸地条件下分析得出的地温平均值特征,对比研究了棉花...
[会议论文] 作者:李毅,邵明安, 来源:2006年“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覆膜种植近年来已在新疆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取得良好效果,并得以大面积推广.新疆覆膜种植面积已达137.46万hm2,其中各种覆膜灌溉面积为67.06万hm2(引自《2001年新疆水利统计年...
[会议论文] 作者:李军,邵明安, 来源: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 年份:2000
介绍了CERES小麦模型的功能,建立了黄土高原CERES小麦模型逐日气象要素数据库、土壤特性数据库和小麦品种遗传特性参数数据库,应用CERES小麦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若干点旱地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侯生产潜力.......
[会议论文] 作者:上官周平,邵明安, 来源:第四届全国农业知识工程学术会议 年份:1999
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对作物合理施肥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以前施肥方法的不足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研制系统的缺陷,提出了作物合理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研制新一代作物施肥专家系统......
[会议论文] 作者:上官周平;邵明安;,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农业高效用水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西北节水农业专家系统是和工人智能知识工程的知识表示,推理、知识获取等技术,总结和汇集节水农业领域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以及通过试验获取的各种资料及数据模型等。为用户提供......
[会议论文] 作者:上官周平,邵明安, 来源: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环境生理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上官周平,邵明安, 来源: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环境生理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张兴昌,邵明安, 来源: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 年份:2000
以8.27km纸坊流域1:400模型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模拟天然降雨(降雨强度2mm/min,历时30min),研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流域氮素流失的影响,揭示小流域土壤氮素随径流流失规律....
[会议论文] 作者:吕殿青,王全九,邵明安, 来源: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0
膜下滴灌是覆膜种植与滴灌节水技术有有机结合的利用盐碱地的一种新型方法,该文通过对膜下滴灌不同流量,不同灌水历时条件下盐碱地表入渗边界、土壤湿润体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土含......
[会议论文] 作者:郭忠升,邵明安,陈洪松, 来源:2004年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本文对多年生人工林林外和林内降水、地表径流、植物生长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次降雨林冠层截留量为0.2~6.47 mm,为降水量的3.1%~53.3%,总截留量占降水量的16.9%。地表径流量为0.24~1.5 mm,是降雨量的1.6%~6.8%,降水为土壤水分唯一补给源。一年内土壤......
[会议论文] 作者:刘通,程炯,黄河清,邵明安,吴志峰, 来源:第八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李军,贾志宽,邵明安,王立祥, 来源:农牧交错带荒漠化治理新技术培训暨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会 年份:2002
本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特征,并针对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特点,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和措施....
[会议论文] 作者:王辉,王全九,邵明安,姚帮松, 来源: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7
径流养分流失模拟模型是管理坡地养分流失,控制土壤质量退化,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总结现有的径流溶质迁移模型基础之上,通过引入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建立了以土壤和径流养分质量平衡为基础的侵蚀条件下坡地养分流失数学模型,并利用室内试验资料验证该......
[会议论文] 作者:郭忠升[1]邵明安[2]陈洪松[3], 来源:2004年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本文对多年生人工林林外和林内降水、地表径流、植物生长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次降雨林冠层截留量为0.2~6.47 mm,为降水量的3.1%~53.3%,总截留量占降水量的16......
[会议论文] 作者:邵宏波,邵明安,梁宗锁,张兴昌,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4
黄土高原是全球代表性的独特地域单元,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如何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与能源潜力并达到上述作用,其关键切入点便是生态环境的恢复、改良与重建,而构成切入点的重要部分就是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与......
[会议论文] 作者:Li Yuyuan,李裕元,Shao Ming'an,邵明安,Cai Qiangguo,蔡强国,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年份:2009
以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并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天然次生植被的类型、分布以及群落构成特征,阐述了不同群落类型之间的演替关系,为指导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根据子午岭地区植被恢复演替的历时背景与过程,我们得出如下三点......
[会议论文] 作者:贾玉华,邵明安,郑纪勇,贾小旭,李同川, 来源:2015年土壤物理学进展与水土资源保护研讨会 年份:2015
黄土高原沟道纵横影响坡面水循环和流域水资源利用,沟道土壤水分效应研究对该区域土壤水资源管理和植被合理建造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内和国际上对治沟造田和填沟造地的关注显示,有关沟道水文环境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亟需提高。......
[会议论文] 作者:邵宏波[1]邵明安[2]梁宗锁[3]张兴昌[3], 来源: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4
黄土高原是全球代表性的独特地域单元,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如何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与能源潜力并达到上述作用,其关键切入...
[会议论文] 作者:王云强,邵明安,张晨成,刘志鹏,邹俊亮,肖劲锋,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 年份:2014
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和利用20 m或者更深层次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在植物根系系统以及土壤优先流过程的影响下,深层土壤的有机碳过程在全球碳循环和陆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机制尚不明确.当前,已有深剖面(本文定义为5 m以下)土壤有机碳(SOC......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