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郝晨晖,王新华,姜敏,何肖飞,邓小旋,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14年全国特钢年会 年份:2014
利用Aspex扫描电镜对帘线钢初轧方钢的边缘处、1/4处和中心处的夹杂物进行检测分析,得到了初轧方钢不同位置处的夹杂物特征.结果表明:(1)初轧方钢的夹杂物类型主要为氧化物夹...
[会议论文] 作者:郝晨晖,王新华,姜敏,邓小旋,何肖飞,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特钢分会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2014年全国特钢年会 年份:2014
利用Aspex扫描电镜对帘线钢初轧方钢的边缘处、1/4处和中心处的夹杂物进行检测分析,得到了初轧方钢不同位置处的夹杂物特征.结果表明:(1)初轧方钢的夹杂物类型主要为氧化物夹杂(包括MnO-Al2O3-SiO2和CaO-Al2O3-SiO2)以及MnS夹杂.(2)氧化物夹杂的数量在1/4处居多......
[会议论文] 作者:朱国森,邓小旋,季晨曦,曾智,王新华, 来源:第四届中德(欧)冶金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与日本JFE等钢铁企业相比,中国连铸机的拉速水平较低.本文介绍了基于首钢京唐3#铸机研发高拉速连铸技术的进展.主要有:通过射钉法和结晶器二维传热模型计算发现,连铸机的极限...
[会议论文] 作者:邓小旋,季晨曦,田志红,崔阳,朱国森, 来源: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年份:2015
铸坯表层的大尺寸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冷轧薄板线性缺陷的主要原因.冷轧薄板钢种由于液相线高,连铸结晶器弯月面的“钩状”坯壳相对发达,较易捕获上浮的夹杂物、气泡或保护渣,因此研究铸坯钩状坯壳特征有利于找出其影响因素,减少轧板表面缺陷.本文利用一种特殊腐......
[会议论文] 作者:董文亮,季晨曦,张宏艳,潘宏伟,邓小旋,徐建飞, 来源:北京金属学会第九届冶金年会 年份:2016
KR脱硫反应过程中使用纯石灰脱硫剂会生成高熔点硅酸钙覆盖在CaO颗粒表面阻碍脱硫反应进行,以往采用加萤石方法生成低熔点的共晶化合物来解决该问题,但会侵蚀炉衬,且污染环境.使用铝渣后,Al可以和CaO中被置换出的O结合生成Al2O3,促进脱硫反应进行,并且可以减少......
[会议论文] 作者:邓小旋,王新华,李林平,姜敏,季晨曦,曾智,田志红, 来源:第十七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 年份:2013
采用ASPEX扫描电镜中的自动特征分析(Automatic Feature Analysis)功能研究了交换钢包过程对IF钢连铸板坯表层洁净度的影响,且对比研究了交换钢包过程浇铸的铸坯(交接坯)与正...
[会议论文] 作者:朱国森[1]王新华[2]邓小旋[2]季晨曦[1]陈斌[1], 来源:第十七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 年份:2013
采用AspexeXplorer电镜对“KR铁水脱硫→转炉脱磷→转炉脱碳→RH精炼→板坯连铸”工艺路线生产的DC06(IF钢)连铸坯洁净度进行了定量研究,试样检测面积在9382.8~52061mm2之间....
[会议论文] 作者:季晨曦,邓小旋,罗衍昭,曾智,田志红,李峰,袁天祥, 来源:第四届全国连铸工艺技术学术年会 年份:2017
针对首钢京唐公司高拉速连铸设计的水口,采用水模型实验分析了常规拉速下使用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高拉速浸入式水口浇注时,水口出口上部存在返流区,不利于水口堵塞控制.本文进一步采用水模型研究了浸入式水口出口形状、出口倾角及底部形状对结晶器表面流速和液......
[会议论文] 作者:邓小旋[1]季晨曦[1]田志红[1]崔阳[1]朱国森[2], 来源: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年份:2015
  铸坯表层的大尺寸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冷轧薄板线性缺陷的主要原因.冷轧薄板钢种由于液相线高,连铸结晶器弯月面的“钩状”坯壳相对发达,较易捕获上浮的夹杂物、气泡或保护......
[会议论文] 作者:邓小旋,季晨曦,苑鹏,王胜东,梅宁,王强强,李林平, 来源:第三届全国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会议 年份:2016
本文采用ASPEX扫描电镜逐层分析了不同拉速下低碳铝镇静钢连铸生产中大尺寸夹杂物特征,得到铸坯宽度和厚度表层大于50微米的分布规律.同时利用苦味酸溶液侵蚀铸坯表层枝晶形...
[会议论文] 作者:李林平, 王新华, 黄福祥, 邓小旋, 曾智, 季晨曦, 田志红, 来源: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S06:凝固与连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季晨曦, 邓小旋, 董文亮, 崔阳, 田志红, 张丙龙, 朱国森, 来源:第十九届(2016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大会报告及论文摘要集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邓小旋,季晨曦,潘宏伟,王胜东,关顺宽,单庆林,李林平,黄福祥, 来源:第二届钱江创伤医学高峰论坛暨2015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本文以某钢厂开展冷轧薄板线状缺陷控制工艺攻关为背景,开展了文献调研、轧板缺陷检测分析与现场试验.研究发现引起冷轧薄板缺陷的夹杂物主要是氧化铝和保护渣,且缺陷主要由铸坯表层5mm内的大尺寸夹杂物轧制而成.提出冷轧板缺陷控制工艺关键点(本文仅列3项):(1)......
[会议论文] 作者:李林平,李林平,黄福祥,邓小旋,曾智,季晨曦,田志红,王胜东,李金柱, 来源: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 年份:2014
以首钢京唐No.3连铸机高拉速浇铸低碳钢板坯试验为背景,首先考察拉速变化对典型工艺参数的影响,并由此建立流动、传热及摩擦力数学模型,深入探讨高拉速生产过程中相关工艺控制技术.结果表明,FC结晶器以及下倾角20度水口的使用有利于高拉速过程中的液面控制;通过......
[会议论文] 作者:邓小旋[1]季晨曦[1]苑鹏[1]王胜东[2]梅宁[2]王强强[3]李林平[3], 来源:第三届全国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会议 年份:2016
本文采用ASPEX扫描电镜逐层分析了不同拉速下低碳铝镇静钢连铸生产中大尺寸夹杂物特征,得到铸坯宽度和厚度表层大于50微米的分布规律.同时利用苦味酸溶液侵蚀铸坯表层枝晶形...
[会议论文] 作者:李林平[1]黄福祥[1]邓小旋[2]曾智[2]季晨曦[3]田志红[3]王胜东[3]李金柱[3], 来源:第十八届(2014年)全国炼钢学术会议 年份:2014
以首钢京唐No.3连铸机高拉速浇铸低碳钢板坯试验为背景,首先考察拉速变化对典型工艺参数的影响,并由此建立流动、传热及摩擦力数学模型,深入探讨高拉速生产过程中相关工艺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