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3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罗劲, 来源:第一届认知控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尽管通常认为大多数情绪调节是在认知控制机制的协助下完成的,但基于认知控制的情绪调节也有其缺陷。...首先是情绪的认知调控策略可能会在应激条件下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这是由于应激会影响到额叶的功能,从而使认知控制资源无法被有效调用的缘故;其次是过强的认知控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碍于个体创造性的发挥,而真正高效的情绪调节...(尤其是认知情绪调节)往往需要相当程度的创造性。...
[会议论文] 作者:战迪, 来源: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年份:2016
伴随着认知传播学的确立,电视批评获得了有益的启发,并开辟出有别于既往传统的崭新批评范式.以认知传播为切入点,电视批评理念将人的认知行为视为考察核心,强化了对动态电视...
[会议论文] 作者:李茂华,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认知传播系统由传播主体认知系统、传播渠道、传播媒介、接受主体认知系统四大要素构成.其中接受主体认知系统由信息接收系统、信息加工系统、前认知体系及信息输出系统四部...
[会议论文] 作者:刘勋, 来源:第一届认知控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认知控制参与从低级到高级心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在人类智能中起关键作用;诸多心理障碍也与认知控制缺陷密不可分。虽然已有多种理论解释认知控制,但其认知神经机制的关键问题还亟待解答。...前期我们开发了认知控制的实验范式,整合了刺激-刺激和刺激-反应的冲突,从行为和电生理层面积累了两种冲突独立加工的证据,由此提出了认知控制是由不同的冲突监测和统一的执行控制模块组成。...
[会议论文] 作者:朱祖德, 来源:第一届认知控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退化。记忆和认知控制老化表现明显。记忆和认知控制老化往往伴随着前额叶信号的增强,但是否具有跨领域一致的变化机制尚不清楚。...
[会议论文] 作者:王江蓬, 来源: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年份:2016
认知传播遵循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二元结合,认知传播与内容生产的关系研究是其内部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表征.电视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其内容生产及传播与人的关联最为密切,认...
[会议论文] 作者:张君昌,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本文以构建全球化语境中认知传播话语体系为研究起点,阐述命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总结认知传播的特征.以跨越认知障碍为主线,分析论证了认知话语的特质要求和体系架构,并在国...
[会议论文] 作者:左西年, 来源:第一届认知控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在时间这个维度上,我将从人类毕生发展的角度,系统介绍认知控制功能的相关研究,特别聚焦在人脑连接组学领域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与中国脑计划相关的认知控制相关科学问题...
[会议论文] 作者:梁湘梓, 来源: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年份:2016
作为认知科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认知传播学在形成之初就从认知角度研究一切传播现象,以破解传播效果形成的认知结构和过程.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认知传播学将被影视、文学、新闻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和业界人士运用...,以丰富传播内容,优化传播效果.而后现代哲学从三个方面给认知传播学学科的发展提供营养,即研究对象去中心化、研究本质的主体间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多维化;其开放的时间观也为其学科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会议论文] 作者:梁湘梓,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回溯传统哲学的发展史,心灵与意识问题构成了其核心议题.20世纪以来,哲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甚至一批自然科学家对意识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地研究与探索,而与意识问题紧密相关的,则非“认知”莫属了.另一方面,传播学在历经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分野之后...,发展逐渐式微.因此,从认知角度切入探究信息传播机制成为主流.本文从意识表征、认知语境以及隐喻、转喻思维三个方面探讨了认知传播学的哲学基础,认为意识的表征在空间...
[会议论文] 作者:姜海, 来源: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年份:2016
认知科学与传播学,两个古老的学科体系因时代环境的变更而转合,衍生出范式转型下学理框架融合的认知传播学,超越各自独立源学科的脉络体系使其在多重视域下呈现出了新的学科...
[会议论文] 作者:孔令顺,翁玲青,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从本质上来讲,时尚是传播的过程、现象和结果,是建立在个人认知与社会认知基础之上的传播行为.认知传播学的学科创新为时尚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探寻路径.现实生活中时尚与传播复杂而又活跃的互动存在必将丰富认知传播学原有的研究领域...
[会议论文] 作者:朱婧雯, 来源: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年份:2016
认知传播研究可以追溯到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感知模式的提出,其在当下媒介技术高速更迭所带来的社会化转型趋势中找到了更加契合的社会生态发展空间,在认知科学与传播学的范式...
[会议论文] 作者:战迪,于晓峰,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认知传播学的研究离不开讯息作为传播介质这一核心理论桥梁,无论讯息以语言、图像、文字何种形式呈现,都将被视为符号表征作用于“人”的认知系统,进而影响其行为方式,最终促...
[会议论文] 作者:罗跃嘉, 来源:第一届认知控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本报告将回顾课题组近年来在应激下情绪对记忆认知的影响及其脑机制,通过整合最新脑功能成像、基因和认知实验技术,在神经回路、系统、全脑、直至行为等多个层面上,揭示人类情绪与记忆的个体易感性特征及其基因基础,...
[会议论文] 作者:惠东坡,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重大突发事件对公众的心理、认知和行为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个人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因素的不同,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主观判断、感性认知、信息处理也会千...
[会议论文] 作者:朱婧雯,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认知与传播的融合式跨界研究既得益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传播转向以及在这种传播转向之下传播主体身份意识的深化,又得益于认知科学的发展所呈现出的对于主体社会化思维方式的观照.而无论是传播技术革新背景下传播主体的意识变迁还是认知科学进步所延伸的主体思维观照...,从根本上说,都指向了主体的内在思想以及思维运转方式即认知这一核心环节.从跨界之应然作为认知传播融合研究的动因、跨界之实然即融合之理论溯源、跨界之必然即融...
[会议论文] 作者:姜海,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认知科学与传播学,两个古老的学科体系因时代环境的变更而转合,衍生出范式转型下其学理框架融合的认知传播学,超越各自独立源学科的脉络体系使其在多重视域下呈现出了新的学...
[会议论文] 作者:丁锦箫,段弘, 来源:2016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当代世界部分地区武装冲突频发,这也是媒体传播的焦点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武装冲突信息情境,不论是传播的技术手段还是人的认知需求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即认知传播的显现.对此,本文从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集中探讨武装冲突中的认知传播...,并试图提出新的传播组织行为.首先,界定武装冲突与认知传播理论,并运用认知传播理论分析武装冲突中的信息传播.其次,重点分析武装冲突的典型案例——缅甸武装冲突和2002年巴以冲突中各方...
[会议论文] 作者:欧阳宏生,刘俊, 来源:2016年第三届中国认知传播学年会 年份:2016
跨学科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结合当下传媒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融合的思路开拓传播学研究视野成为必然.本文从三重背景的根基认识认知传播学研究的学科地位,从三维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