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1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李洪连;袁虹霞;张晓婷;, 来源:2011年第六届河南省科协学术年会 年份:2011
黄淮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普遍推广秸秆还田和密植技术,以及大面积推广单一品种等因素,玉米病害不断加重,成为影响玉米高产、优质生产的一...
[会议论文] 作者:李永辉, 张洁, 袁虹霞, 李洪连,, 来源: 年份:2004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08F04菌株是本实验室筛选的一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生防真菌。经室内和田间测定,该菌株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具有稳定的防治效果。为了探究该菌株...
[会议论文] 作者:陈琳琳, 侯莹, 袁虹霞, 李洪连,, 来源: 年份:2004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中自然发生的或生理性的细胞死亡,也称为依赖caspase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免疫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期研究发现,...
[会议论文] 作者:陈莉,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本研究从胞囊和小麦根际上分离得到33株细菌菌株,分离出放线菌14株,通过室内对线虫的致死力测定筛选出8株细菌,4株放线菌,通过进一步盆栽实验,选取3株细菌,3株放线菌进行大田...
[会议论文] 作者:赵清爽, 席靖豪, 袁虹霞, 李洪连,, 来源: 年份:2017
穗粒腐病是玉米上一种常见的籽粒病害。随着玉米品种的更换、种植密度增加及秸秆还田措施的普及推广,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各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
[会议论文] 作者:张艳丽,李洪连,刘春元,袁虹霞, 来源:第三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生物农药研讨会 年份:2004
从地黄健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到208株菌株,包括58株细菌、128株放线菌和22株真菌.通过平板对峙测定和发酵液孢子萌发抑制试验,从中筛选出了9株抑菌效果好的菌株B6、B21、S15、S52、S72、S92、S95、T3和T4.对上述9个菌株进一步进行了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S1......
[会议论文] 作者:闵红,李洪连,袁虹霞,邢小萍,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3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Visual Basic编程,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数据,运用SQL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操作,SPSS作为统计工具,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将河南省植保专家的理论知识、技术体系、科研成果和经验常识进行智能化集成,形成了河南省小麦纹枯病预警专家系统......
[会议论文] 作者:张飞跃,孙炳剑,李洪连,袁虹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植物寄生线虫的生防因子有数百种,包括生物类的细菌、病毒、真菌、捕食线虫等和非活体生物类的微生物及植物代谢产物等。综述了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中的捕食性真菌、线虫内寄生真菌、卵寄生真菌、产毒真菌、菌根真菌、机会真菌,细菌中的根际细菌、巴氏杆菌、苏......
[会议论文] 作者:李洪连;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 来源:第四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本文通过室内测定了8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敌力脱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抑菌活性最强,EC50为3.38mg/kg;烯唑醇、世高抑菌效果也较好,EC5...
[会议论文] 作者:汪敏,吕柏林,邢小平,袁虹霞,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纹枯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严重病害之一.2009-2010年,从河南省周口、安阳、南阳、新乡、焦作、驻马店信阳、漯河等13个地区30个县(市)分别并分离到157株小麦纹枯病菌.细胞...
[会议论文] 作者:李洪连,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文对30种优质小麦品种的抗黑胚病情况及抗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质小麦品种的不同抗黑胚病的情况也不同,最后对黑胚病的病原菌种类分离鉴定....
[会议论文] 作者:邢小萍,袁虹霞,孙炳剑,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为了解各育种单位新近选育的玉米品种(系)对生产上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本文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153个玉米区试品种大斑病、小斑病、弯抱霉叶斑病、瘤黑粉病、茎基腐病和矮花叶病的抗性进行了系统鉴定,并对其抗病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郑州参试品种对玉米大斑病......
[会议论文] 作者:李永辉,张洁,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张洁,李永辉,袁虹霞,邢小萍,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于思勤,袁虹霞,李洪连,王朝阳,李金锁, 来源: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 年份:2010
小麦土传病害是一类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严重的病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土传花叶病等小麦土传病害在河南省的发生和危害呈逐渐加重趋势,一般发病田块损失达10%~20%,部分严重田块损失50%以上,已成为影响河南......
[会议论文] 作者:张洁,李永辉,王利民,袁虹霞,丁胜利,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一类危害禾谷类作物的重要土传病害,每年给我国的小麦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以黄淮麦区受害最重。当前,生产上缺乏对该病的抗病丰产品种,而化学防治成本高、毒性大,难以推广,轮作等农业措施在小麦主产区也难以实施。......
[会议论文] 作者:席靖豪, 林焕洁, 赵清爽, 袁虹霞, 李洪连,, 来源: 年份:2017
穗粒腐病在世界各玉米种植区广泛发生,田间损失一般为5%~10%。穗粒腐病不仅造成玉米产量损失,也会因致病菌在玉米籽粒中产生多种毒素,作为食物或饲料被食用后对人畜健康会产...
[会议论文] 作者:丁胜利, 胡艳峰, 王利民, 李永辉, 袁虹霞, 邢小萍,, 来源: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会议论文] 作者:牛亚娟,杨云,贺小伦,袁虹霞,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4
小麦茎基腐病目前已成为黄淮麦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病害.为了筛选小麦茎基腐病的高效防治药剂,本试验对不同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室内盆栽和大田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
[会议论文] 作者:邢小萍,袁虹霞,汪敏,孙炳剑,李洪连,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0
利用品种抗性是防治玉米病害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各育种单位新近选育的玉米品种(系)对生产上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为利用抗病品种防控玉米病害提供参考,作者结合河南省玉米品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