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郁玉英,杨剑兵, 来源: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四届年会 年份:2014
文章主要写了南昌明朝遗民王定的年谱介绍。首先介绍了王定的个人简介,以及文学作品,然后按年岁叙述了王定的生平事迹。...
[会议论文] 作者:冯惠敏,赵春燕,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当前,通教育在台湾已经相当普及,在大陆,通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如何进一步深化大学通教育的改革,推动大学通教育向纵深发展,已成为两岸大学通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关注...
[会议论文] 作者:张寿松,徐辉,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自从通教育提出以来,其概念引起不少争议,为此,本文就对通教育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一次总结:通教育是通教育理念与通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
[会议论文] 作者:陈小红,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近年来,通教育理念在全世界风靡,中国各大高校也都在进行通教育改革。在通教育改革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核心。...通教育的实施,除了必须有负责通教育的健全组织和各种资源及经费的保障外,教师的作用绝对不能忽视。...要建立一套有利于通教育课程实施的制度,必须获得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并建立相应的教师发展计划。本文探讨大学教师发展与通课程变革的问题。...
[会议论文] 作者:周娟;,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近年来,通教育不断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和实践者的重视,许多高校采取措施实施“通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矫正狭窄的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基本做法是在厚...
[会议论文] 作者:张明丽,庞科,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我国所推广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比通教育要窄,它所体现的是通教育的哲学观。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教育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高校通教育发展进行综述。...
[会议论文] 作者:孙伟,孙欧,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纠正高等教育中过分专业化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界开始探讨教育改革的问题,也纷纷重视通教育,不少大学都以实施通教育为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但是,通教育在我国各大高校内实施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本文分析了制约通教育发展的因素,如课程设置、教育制度等,并就提升我国高校通教育水平的途径进行论述。...
[会议论文] 作者:尹莉,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教育实质是教会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是一种全人生的教育。通教育提供的是一种博而雅的教育,教育旨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做一个完整而自由的人。而我国古代...
[会议论文] 作者:杨秀芹;陶美重;,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教育的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和理想目标,是对过早划分专业界限的一种申诉,旨在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增强适应能力。因此,通教育并非是教育理念和教...
[会议论文] 作者:孙长祥,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对照知识经济时代中的知识发展意义与大学通教育的意义,并尝试提出“实践型、能力型、建构型”三种通教育的新知识观,希望可以做为现阶段大学通教育标榜的知识观。...
[会议论文] 作者:张威,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教育,是通教育理念与通教育实践的统一体,...
[会议论文] 作者:王婧,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被引入改革范畴,大学通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实践也愈广泛。...希望有助于正确认识通教育,提升我国大学通教育水平,并发挥其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程明昆,徐欣, 来源:第十三届全国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学术会议 年份:2013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马大教授的生平.着重介绍了他对中国现代声学做出的重要贡献,以纪念他逝世一周年。...
[会议论文] 作者:田玲,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教育在中国刚刚起步,而且和文化素质教育一直处在说不清的纠葛当中,术语本身与对术语的理解还远没有达成共识,更不要说对通教育的系统研究和深入认识。本文作者就已经做过...
[会议论文] 作者:刘苹,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指出我国高校通课程的现有水平很低,从课程目标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等方面,都还需要发展和完善。笔者对此提出我国通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改革建议...
[会议论文] 作者:王姗姗,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笔者对我国大学通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介绍,指出通教育可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正式结构是以正式课程规划为主,学生在课堂里可以获得的相关知识。而非正式结构是指营造...
[会议论文] 作者:欧阳炯炜,孙玉萍,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教育对完善大学生智能结构、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加强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施路径主要是...
[会议论文] 作者:齐金江, 来源:山东社科院 年份:2020
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刘智的心性学说深刻地影响了唐传,在此基础上,唐传建立了具有浓郁生活化和实践化特色的伊儒会通的心性论、工夫论和养生论。...唐传的心性学说经历了由渐变到飞跃的过程,以唐传等鲁籍寓京学者官员等“同教诸君子”编撰《清真释疑补辑》,堪称伊斯兰教“山东学派”巅峰之作。...
[会议论文] 作者:,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武汉大学具有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选修同年级或高年级课程的机会,打破了步伐一致的学年计划,开始了通教育实践的探索。...自2003年起,全面启动通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名师领衔,精心设计,搭建了高水准的通教育课程平台。本文介绍了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理念、目标原则,并就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论述。...
[会议论文] 作者:丁三青,韩锦标, 来源:2006海峡两岸大学通教育研讨会 年份:2006
近年来两岸教育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其中关于通教育的交流更是方兴未艾。台湾通教育开展得比大陆要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