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 来源:2010绿洲论坛 年份:2010
  “环境替代资源”战略构想是基于农作物发育基本原理提出的,倡导环境因素为主导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构想,是取代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活力,增加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 来源:2004年中国节水农业科技发展论坛 年份:2004
旱地农业发展战略和工程就是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偏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生产力,建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旱地农业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为主攻方向,以高效持续利用有限降水资源和更新提高地力为核心,进行资源高效持续利用管理系统和技......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着眼于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应对国际竞争,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国家规划实施,必须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发展,在战略必争的基础和前沿领域、受制于人的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区域发展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部署一批协同创新重大任务,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开展跨院、......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石培华,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农业科学) 年份:1995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史长丽, 来源:全国2000年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6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史长丽, 来源:全国节水农业理论与技术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4
本文对2030年农业水资源保障供需平衡作了全面分析,并在节水潜力预测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
[会议论文] 作者:曾希柏,李莲芳,梅旭荣,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重金属污染监测与控制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6
对相关研究结果的系统统计表明,Zn是我国菜地土壤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Cr,再次是Cu,而毒性较大的元素As、Hg、Cd的含量相对较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7.98、0.948、0.30mg.kg-1,...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赵聚宝,吕学都, 来源:1990年全国少耕、免耕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0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张辉,张永江,严昌荣, 来源:中国农业节水与国家粮食安全高级论坛 年份:2009
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三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耕地面积达到10.53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7.67[%]。其中水浇地和旱地分别占“三北”地区耕地面积34.38[%]和58.02[%],占全国水浇地和旱地面积76.21[%]和66.84[%],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和其他......
[会议论文] 作者:杨建莹,刘勤,严昌荣,梅旭荣, 来源:2014年泰山学术论坛现代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专题学术会议 年份:2014
本文以分析华北区太阳辐射量时空格局变化特征为研究目标,应用国家气象局整编的华北地区120个气象站点48a (1961-2008)的气象资料和中国数字高程模型,对48a来华北地区太阳辐射量进行计算及验证,并对空间格局及变异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太阳辐射......
[会议论文] 作者:严昌荣,何文清,梅旭荣,郑盛华, 来源: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6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农用地膜残留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有关地膜残留研究文献的综述,...
[会议论文] 作者:申正化, 梅旭荣, 王庆锁, 龚道枝, 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峰会论文摘要集 年份:2007
间套作由于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而提高作物产量,在世界各国早区广泛应用。本文对间套作的发展历史,间套作对作物水分消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机理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旱区水分高效利用和提高作物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会议论文] 作者:刘勤;严昌荣;梅旭荣;杨建莹;翟治芬;, 来源:2014年泰山学术论坛现代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专题学术会议 年份:2014
本文以黄河流域春玉米生育期和气象站点气象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各生育期和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降水、年均温、≥10℃积温和日照时数等影响因子的...
[会议论文] 作者:梅旭荣[1]张辉[2]张永江[2]严昌荣[1], 来源:中国农业节水与国家粮食安全高级论坛 年份:2009
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三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生产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耕地面积达到10.53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7.67[%]。其中水浇地和旱地分别占“三北”地区耕地面积34.38[%]......
[会议论文] 作者:郝卫平,梅旭荣,蔡学良,杜建涛,刘勤, 来源:2014年泰山学术论坛现代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专题学术会议 年份:2014
本文选用覆盖东北三省2007年主要作物发育期内14个时相MODIS NDVI 250 m16d影像、2005年Landsat ETM+30 m影像和大量地面调查数据,借助ISODATA非监督分类算法、作物植被系数变化曲线光谱耦合技术和Google Earth工具,提取了主要作物分布的空间信息.基于Landsat E......
[会议论文] 作者:李莲芳,曾希柏,白玲玉,梅旭荣,杨佳波,胡留杰,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重金属污染监测与控制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 年份:2006
通过对山东寿光市农田土壤的系统采样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农业利用方式的土壤镉含量均超出1990年山东省的土壤背景值,平均含量最高值出现在设施菜地,其次是普通菜地、棉花地...
[会议论文] 作者:田北京,孙志考,赵长星,梅旭荣,林琪,刘义国,王瑞英, 来源: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于2012-2013年度小麦生长季,以高产中筋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材料,在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城阳试验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S)、水分(W)、肥料(N)三因素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量前期以传统灌溉和施肥处理较高,......
[会议论文] 作者:郝卫平[1]梅旭荣[1]蔡学良[2]杜建涛[1]刘勤[1], 来源:2014年泰山学术论坛现代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专题学术会议 年份:2014
本文选用覆盖东北三省2007年主要作物发育期内14个时相MODIS NDVI 250 m16d影像、2005年Landsat ETM+30 m影像和大量地面调查数据,借助ISODATA非监督分类算法、作物植被系数...
[会议论文] 作者:刘月娥,侯鹏,谢瑞芝,王荣焕,陈传永,李少昆,梅旭荣,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目的: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驱动因子,也是探索作物高产规律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玉米不同群体产量对水资源的响应以及不同玉米群体对水分耗散的影响,对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7-2012年,在北方春播玉米区按不同降雨梯度安排24个雨养试验点......
[会议论文] 作者:刘恩科[1]梅旭荣[1]赵秉强[2]李秀英[2]刘家基[3]胡其华[3], 来源:首届中国博士后农业论坛 年份:2008
通过设置在北京昌平区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研究16年的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状况.试验设置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和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复种轮作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