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梁谊深,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目的:观察指针疗法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分别用指针疗法结合穴位注射及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会议论文] 作者:梁谊深,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 年份:2012
[会议论文] 作者:梁谊深,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 年份:2012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每天1剂,配合针灸,每日一次;对照组4...
[会议论文] 作者:黄建春,梁谊深,晁梁, 来源:第四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 年份:2017
便秘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两类.本文仅讨论和研究功能性便秘.中医认为本病病位虽在大肠,但与肾、脾、肺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是临床常见的病证;而现代医学认为功能性便秘的病因与饮食习惯、延迟排......
[会议论文] 作者:刘静,张丹璇,梁谊深,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观察羊肠线长短对腹部穴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只大鼠,分成空白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使用红外热像仪观察置入不同长度的羊肠线后,7日内腹部穴位的温度变化情况,并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置入0.5cm长度组,羊肠线在5......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刘园园,梁谊深,韦金秀,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六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刘园园,彭柳莹,梁谊深,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李东垣《脾胃论》:"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循环无端,唯脾无正形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应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在四时脾胃主令阶段的经...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 张越, 周晓玲, 税典奎, 侯秋科, 梁谊深, 颜春, 来源: 年份:2004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胃电节律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患者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韦金秀,周晓玲,张越,侯秋科,税典奎,梁谊深,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六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分析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变化特点,探讨其对任督二脉主要穴位皮温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86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43例予背俞指针治疗,对照组43例予兰索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治疗;检测不同时间点命门、至阳、大椎、膻中、中......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张越,周晓玲,税典奎,侯秋科,梁谊深,颜春艳,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六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 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胃电节律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对象为120例胃食管反流病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患者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欧阳波,韦金秀,周晓玲,张越,侯秋科,税典奎,梁谊深,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六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韦金秀,周晓玲,张越,侯秋科,税典奎,梁谊深,颜春艳,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六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周晓玲,谢胜,侯秋科,韦金秀,张越,刘园园,税典奎,梁谊深,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六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4
目的:探讨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症状,特别是心理、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120例GERD合格受试者.治疗组60例行背俞指针治疗,对照组6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分析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睡眠......
[会议论文] 作者:周晓玲,周娅妮,陈峭,张丹璇,覃凤传,梁谊深,谢胜,唐存雄, 来源:第四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 年份:2017
中医体质是人体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相对平稳的固有特质,阳虚质作为中医体质中的一种类别,它是指人体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究其阳虚质的形成原因,存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双重因素而致.先天......
[会议论文] 作者:周晓玲,韦金秀,谢胜,张丹璇,杨薇,罗宇,梁谊深,陈峭,李灿,覃婧, 来源: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治未病”发展论坛 年份:2015
目的:采用温经汤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60例,并结合红外热像成像仪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在广西柳州市内收集60例正常人红外皮温数据并采用Excel 2003分析得出该地区正常人群各经皮温的平均值;在本院收集60例厥阴血瘀证患者,予温经汤治疗一个疗程,使用红外热像......
[会议论文] 作者:谢胜,张越,周晓玲,税典奎,侯秋科,梁谊深,颜春艳,赵正孝,蒋应,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会议贵州省针灸学会2014年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周晓玲,张丹璇,杨薇,罗宇,梁谊深,陈峭,李灿,覃婧,韦金秀,谢胜,刘莹,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杨薇,罗宇,梁谊深,陈峭,李灿,覃婧,韦金秀,刘莹,周晓玲,谢胜,张丹璇,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周晓玲,谢胜,张丹璇,杨薇,罗宇,梁谊深,陈峭,李灿,覃婧,韦金秀,刘莹,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本研究以厥阴寒化症为主,以《伤寒论》第351条为理论基础,结合红外热像技术,寻找该证与经络之间的特异性联系,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治疗厥阴寒化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红外热像图并对其进行分析。当归四逆汤是温经散寒代表方,方中以当归为君药,即补营血之虚,又温......
[会议论文] 作者:周晓玲,谢胜,张丹璇,杨薇,罗宇,梁谊深,陈峭,李灿,覃婧,韦金秀,刘莹, 来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 年份:2015
温经汤是张仲景治疗妇科疾病的名方,现代医学广泛运用于女性经、带、胎、产等相关疾病.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病.本科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此方在治疗厥阴病阳虚血瘀证患者中疗效显著,方中吴茱萸与桂枝配伍,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共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