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2008年广东省植物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广东省植物学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8
在党的教育与培养下,1960年林有润毕业于南京林学院(今林业大学,南林),先在南林植物学教研室当助教。3年后,考取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北京所)高等植物分类学研究生。毕业两年后...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 年份:2004
《本草纲目》(1596)是我国早期重要的"中药分类与应用学",也是"博物分类与资源学"。它汇总了我国古代丰富的可利用的药物种类与博物资源,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资源宝库。...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2008年广东省植物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广东省植物学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8
本文对广东植物志第八卷菊科的内容进行了一个补充说明,补充了紫菀属、千里光属、合耳菊属及蒲儿根属四个方面的内容,并从外形、花色和果期等方面对上述四属内容进行了植物特征......
[会议论文] 作者:林有润, 来源:2008年广东省植物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广东省植物学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8
中国中医药科学数千年来对中国人民的健康、保健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医“辩证施治”是极科学地从人体全身性考虑,也考虑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治病。这理论要在......
[会议论文] 作者:周碧林,孙瑞松,张洪干,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药学史本草学术会议 年份:2007
由“韩医申遗”到“中医申遗”,再到林有润的建议,笔者联想到薪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总有那么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感觉。如果能营造出那样一种氛围,一种境界,那么...
[会议论文] 作者:王琴,蒋林,林有润, 来源:2005年国际菊科艾蒿类植物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对蒿属部分种类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在药用、食品工业、草原地区牲畜饲料来源、沙漠地区防风、固沙作用及在居民区作净化环境等应用的研究,作一初步的介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