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王艳红[1]宋维峰[1]李财金[2], 来源: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本文研究了7种不同森林类型林冠截留的月动态变化情况及林冠截留的水文生态效应.在一个观测期内林冠截留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在雨季林冠截留量明显增大,7种...
[会议论文] 作者:张春雨;赵秀海;王新怡;侯继华;,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年份:2006
应用Ripley’s K(t)函数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林空间格局进行分析,通过林冠平面投影探讨了林冠空隙结构特征、分布格局以及林冠空隙与树种分布格局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蒙古栎、...
[会议论文] 作者:汉仲科,游先祥, 来源: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六次年会 年份:2001
本文针对林冠、山地对GPS的屏蔽作用,建立了GPS受林冠、山地影响时的定位数字模型.通过实际观测研究和数据分析,建立了山坡、山顶对应针叶林、阔叶林、无林地条件下的RTD GPS...
[会议论文] 作者:聂伟,冯仲科,姚山,赵英琨,隋宏大, 来源:2008年导航定位技术进步与创新专家论坛 年份:2008
  为了解决林冠和山地干扰GNSS定位的问题,作者在不同的地形、林冠、地类下进行实时差分GNSS复测实验获得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建立干扰环境条件下实时差分精度的数学模型,并提出...
[会议论文] 作者:张一平[1]窦军霞[2]于贵瑞[3]赵双菊[4]宋清海[4],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2004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分布特征及分配规律,本文利用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
[会议论文] 作者:纪洪艳,刘建波, 来源: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农·林·水) 年份:2003
本文论述了林冠下野生药材改培模式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述了林冠下野生药材改培模式实施对策;概述了林冠下野生药材改培模式开发可以获取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会议论文] 作者:李茂军, 来源: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年份:2006
阐述了红松在不同郁闭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坡向的天然林冠下造林的最佳生长条件.对改进与提高今后的造林质量具有指导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叶万辉, 来源:第一届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会 年份:2015
林冠作为森林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和最活跃的关键生态界面,承载了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主体,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系,以及生态系统功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的"第八大洲".然而,林冠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高度敏感...,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首当其冲的就是森林冠层.因此,气候变化下的林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
[会议论文] 作者:曾伟;熊彩云;肖复明;余林;熊振宇;, 来源:第三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 年份:2013
为了研究不同密度退耕雷竹林冠截留特性,本研究对8个不同林分密度(10800±400、11600±400、13200±400)、14800±400、16400±400、20800±400、22400±400...
[会议论文] 作者:宋良红,郭欢欢,侯少沛,赵建霞, 来源:2016年中国植物园年会 年份:2016
林冠截留降水是林地水分循环过程中的重要水文现象.通过对黑松和龙柏人工林天然降雨条件下穿透降雨和树干径流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比较两个树种的截留量和截留率,使人们了解了...
[会议论文] 作者:张一平,窦军霞,于贵瑞,赵双菊,宋清海,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2004
为探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分布特征及分配规律,本文利用2003年热带季节雨林太阳辐射整年观测资料,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热带季节雨林林冠太阳辐射能量平衡各分量、长波辐射的数值、各分量的分配率及森林的反射率和透射率的年...
[会议论文] 作者:张一平,赵双菊,于贵瑞,窦军霞,刘文杰,孙晓敏,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2004
本文利用微气象法及开路系统涡度相关法在西双版纳干热季热带季节雨林7个晴好天气的短期观测资料,分析了经时间趋势、TR和WPL校正后的林冠层上方的CO2和水汽浓度、碳、显热、潜热通量和其他小气候要素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初步结果表明:昼间由于有太阳辐射,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林冠上的CO2浓度有下降的趋势;夜间植物呼吸放出CO2,林冠上的CO2浓度呈上升的趋势.林冠上的CO2通量,清晨未出现突增...
[会议论文] 作者:刘晓东,朱春全,宋显林,李学民, 来源:中国林学会第六届全国杨树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9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研究了PAR日、季变化特征;根据Beer-Lambert方程,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的叶面积指数...
[会议论文] 作者:曹云;黄志刚;欧阳志云;郑华;,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年份:2006
本文对油桐林的穿透雨、树干流和林冠截留的水文特征进行了监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测定期间,油桐林穿透雨率为74.2±8.6%,树干流率为3.5±1.1%,而截留率为2...
[会议论文] 作者:刘晓东[1]朱春全[2]宋显林[3]李学民[4], 来源:中国林学会第六届全国杨树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9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研究了PAR日、季变化特征;根据Beer-Lambert方程,结合林分生长季内...
[会议论文] 作者:杨钙仁,雷世满,黄承标,张秀青,彭军,陈桂经,,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9
为探讨桉树人工林冠层对降雨水质的影响过程与特征,采用林内雨收集系统收集水样,研究了6种不同林分人工林对冠层穿透水和树干径流水浊度、色度、pH值、化学需氧量(COD)等的影...
[会议论文] 作者:刘永霞,胡涌,冯仲科, 来源:2006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相关学科 年份:2006
通过对林冠的研究可以监测林木的长势,预测林木的生物量,判定林木木材的材性,甚至可以用来管理林分的密度。...林冠层三维信息模型(Digital Canopy Model,即DCM),是包含植冠表面高度的数字表面模型,其结合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实现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获取的森林植被参数,如冠层垂直结构...
[会议论文] 作者:韩诚,谢德晋,张金池,庄家尧,刘鑫,顾哲衍, 来源: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为了验证Gash模型在苏南丘陵区的适用性,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定位观测了东善桥林场铜山分厂杉木林的林冠截留特征.研究期间共有降雨事件89次,累计降雨1156.6 mm,平均降雨...
[会议论文] 作者:田会,刘纪平,梁勇,张承明,, 来源:测绘通报 年份:2012
以2010-2011年间对泰山区域森林冠层进行连续观测得到的CO2浓度数据为数据源,给出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按日、...
[会议论文] 作者:谢济,, 来源: 年份:2004
1939年唐兰先生说:“卜辞研究雪导夫先路,观继以考史,彦区其时代,鼎发其辞例,固已极盛一时。”雪是罗振玉的号,观是王国维的号,鼎是郭沫若的号,彦是董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