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逯星辉,丁绍刚,汪松陵, 来源:2018首届长三角古典园林文化论坛 年份:2018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代表,然而熟知的江南园林面貌是在明末形成的.早期江南园林的样貌与近古园林有着很大的差异,顾凯老师把这种差异和园林的变革概括为"晚剧变",张南为这一变革期的代表人物,是这一变革的推动者....张南造园呈现着鲜明的变革期时代风格,如将叠石为山转变为"平岗小坂"的土石假山,将方池转变为"曲岸回沙"的自然式驳岸.但另一方面,张南造园却又呈现和当时的时代风格迥然不同的设计,如园...
[会议论文] 作者:李发枝,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2
  金·李东,名杲,字之,晚号东老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后世补土派之宗师。我们临床常用其方,治疗内科杂病。本文对其主要经方的药理、应用和疗效进行了介绍,包括御寒汤、清...
[会议论文] 作者:张军旗;, 来源:第五次中西医结合新进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李东为著名金元四大家之一,名杲,字之,因晚号东老人,故中医界多称李东.宋金时期真定人(今属河北保定)。从医易水名医张元素,尽得真传,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
[会议论文] 作者:秦柯, 陈婉钰,, 来源: 年份:2004
根据文献研究结果与推断,对张造园大师南的基本家世进行了补充。南家族为世居杨溪的龙华张氏,南籍贯为上海,早年居住在华亭,其移居嘉兴或因避免朱国盛对其家族的迫害。...
[会议论文] 作者:刘余力,,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2011
鼎为战国时期魏国铜器,鼎铭5字“首,(?)四分”。首,即长垣,在今河南省长垣县东北,为战国时期魏国地名。鼎铭四分(?),实测容积为2650毫升,比自铭容量大出850毫升。该...
[会议论文] 作者:张岩,, 来源: 年份:2011
李东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东试效方》辑录的是李东的效验之方。李东对消渴病的论治很有特色,体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阴火"病机理...
[会议论文] 作者:李宁,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本文通过对李东脾胃学术思想的分析,认为,李东虽以补中、益气,升阳等为主要的理论观点,但其中蕴含“降胃气”的思想:①脏腑气机的升降全赖中焦脾胃的升降功能所驱导和影响。...②“降胃气”是东对于胃、肠等器官“以降为顺”生理功能的维护和认识。③降胃气,是通过“降”来协调机体气机平衡,其“降”,并非单纯指胃气。...指出李东的“降胃气”,是与“升脾阳”协调为用,互相平衡的,从脾胃为升降之枢出发,灵活运用,是其...
[会议论文] 作者:陶琳,张声生,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3
  《脾胃论》是李东晚年为说明、解释《内外伤辨惑论》而续作的,集中体现了东的学术思想。文章在分析李东“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核心的基础上,对病从脾胃内伤所生...
[会议论文] 作者:吕光耀,周铭心,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 年份:2007
李东喜用、善用风药,是其鲜明的临床用药特色之一,柴胡与升麻的使用更是这方面的代表,后人对此内容的继承也仅限于补中益气汤的使用,对此内容没有更新更多的发明。...古今名医能如东之善用风药者极少,东对风药的使用应当是其师张元素之后的一个巅峰,是后人不可企及的一个用药典范。...
[会议论文] 作者:李艳芬;, 来源: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当今我们学习李东先生的学术思想,尤其是注重学习先生的内伤脾胃学说之要义及他所提出东针法之精华,对于提高我们针灸临床的辨证论治水平和...
[会议论文] 作者:马玉琛;, 来源:第二十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年份:2013
学习李东《脾胃论》,对中医脾胃病有所体会:一、东归纳了脾胃有受纳五味、腐热水谷、化生精微、传导糟粕、升运营养等五个方面的功能.二、认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
[会议论文] 作者:马玉琛;, 来源: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年会暨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 年份:2013
学习李东(东)《脾胃论》,对中医脾胃病于痹病的关系有所体会:东所归纳的脾胃受纳五味、腐热水谷、传导糟粕的功能对人体气机调节有枢纽作用,而化生精微、升运营养是人...
[会议论文] 作者:赵红乐,张新东,金保方, 来源:江苏省第九次男科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5
李杲,字之,晚号东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师从张元素,在张氏脏腑学说的启示下,阐发《内经》“土者生万物”的理论,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学说,被后世称为“补土派”。...李东对男科疾病的诊疗,也独具个人特色。其代表著作《脾胃论》中有“丹田有热”可以引起阴冷、阴汗等男科病的记载。《兰室秘藏·卷下·阴痿阴汗门》专篇论治男科相关疾病。...本文对东笔下相关男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
[会议论文] 作者:边丽娜, 来源:第六届天津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会议 年份:2000
  李东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他在针灸治疗中重视脾胃、经络辨论,并广泛运用刺络放血法。李东不仅继承了《内经》的理论,而且他还能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发挥,形成自己独特的...
[会议论文] 作者:马玉琛;,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 年份:2013
学习李东《脾胃论》,对中医脾胃病有所体会:一、东归纳了脾胃有受纳五味、腐熟水谷、化生精徽、传导糟粕、升运营养等五个方面的功能.二、认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喜、...
[会议论文] 作者:李莎莎,储戟农,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2
李东创立了脾胃学派,对中医理论的研究有突出贡献,本文通过对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1961~2010年间李东学术思想研究热点地区,热点期刊,以及研究方向等,反映五十多年来我国在东医学思想方面的研究情况...
[会议论文] 作者:李容范,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本文旨在分析新儒学的学术倾向性,尤其是着力探讨气一元论者张横渠的学说与李东的医学思想的共同点。新儒学的核心主题‘允执厥中’与李东重视饮食,劳倦和七情等内因的...
[会议论文] 作者:叶柏,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第十五次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3
  某院对收治的30例特发性便秘患者采用东润肠方进行治疗,并与服用麻仁丸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润肠方在治疗特发性便秘总体疗效上优于麻仁丸,且起效时间...
[会议论文] 作者:方朝义,刘惠聪,赵社, 来源: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年份:2011
李杲,字之,晚年自号东老人,金元著名医学家,河北正定人。代表性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世人究其脾胃学说者众,疏于其他学术之弘扬。...
[会议论文] 作者:谭婷,王海兰,周湘乐,肖碧跃, 来源: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学术流派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7
李东《脾胃论》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奠定了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对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的脾胃学说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李东《脾胃论》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