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9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冯晓敏,胡跃高,张卫建,曾昭海,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维持土壤氮平衡,提高作物产量。但由于间作系统中作物株型、种植密度、土壤肥力和根系结构存在差异,导致作物之间的竞争和间作产量优势表现不同,同时不同的作物组合之间也存在差异。前人研究主要集中于豆禾互作产量优势......
[会议论文] 作者:冯晓敏[1]胡跃高[1]张卫建[2]曾昭海[1],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作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维持土壤氮平衡,提高作物产量。但由于间作系统中作物株型、种植密度、土壤肥力和根系结构存在差异,导致作物之间的竞争和间作......
[会议论文] 作者:张鑫,郑成岩,李升明,谢方景,陈静芬,张卫建, 来源:第十七届中国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研讨会 年份:2015
长期施肥对大豆-小麦系统温室气体(GHG)排放及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尚未明确。因此,我们借助华北平原始于1983年的长期施肥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长期施肥对大豆-小麦产量及CO2、N2O和CH4三种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5种不同施肥模式:单施有机肥(M),NPK平......
[会议论文] 作者:钱春荣,于洋,宫秀杰,姜宇博,郝玉波,李梁,张卫建,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5
  [目的]明确东北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生产力及氮肥效率的演变特征,为高产高效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东北三省近50年来大面积推广种植的21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
[会议论文] 作者:张鑫[1]郑成岩[1]李升明[2]谢方景[2]陈静芬[3]张卫建[4], 来源:第十七届中国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研讨会 年份:2015
  长期施肥对大豆-小麦系统温室气体(GHG)排放及全球增温潜势(GWP)的影响尚未明确。因此,我们借助华北平原始于1983年的长期施肥点开展田间试验,研究长期施肥对大豆-小麦产...
[会议论文] 作者:郑成岩,Hojatollah Latifmanesh,宋振伟,邓艾兴,张俊,黄金苓,李亮,陈宗金,郑允坦,张保明,张卫建,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小麦和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分别占全球粮食总产的36%和26%。中国是主要的小麦和玉米生产国,同时我国也是农田碳排放较大的国家之一。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主要的作物种植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区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许多优化施肥、土壤耕作等新技......
[会议论文] 作者:郑成岩[1]HojatollahLatifmanesh[1]宋振伟[1]邓艾兴[1]张俊[1]黄金苓[2]李亮[2]陈宗金[2]郑允坦[2]张保明[1]张卫建[1], 来源: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小麦和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分别占全球粮食总产的36%和26%。中国是主要的小麦和玉米生产国,同时我国也是农田碳排放较大的国家之一。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