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680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刘洁平,张令心, 来源:第六届全国地震工程学会会议 年份:2002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十余个地震中建筑钢结构的震害现象,对其进行了整理、分类,并分析了震害原因,可供从事钢结构设计和研究的工程设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会议论文] 作者:吴平川;张令心;, 来源: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 年份:2008
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共同工作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建筑向高耸、大跨方向发展,普通钢筋混凝土已不能满足结构工程的要求。因此出现了......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刘洁平;, 来源:第十二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院庆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9
本文选择了不同高度、不同结构类型和不同场地条件的位于厚和深厚地基土层上的10栋典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研究这些典型建筑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等效输入地震动,将其与用一......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张继文, 来源: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 年份:2010
历来的震害和抗震经验表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震害程度与地震属于近场或远场地震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目前对于近、远场地震动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资料.......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郭丰雨, 来源:第十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5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受力性能,发现它与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十分相近.因而,综合其受力特性和现有剪力墙非线性分析模型,确定了一个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非...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郭丰雨, 来源:邢台地震4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详细分析了现有国内外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试验结果,从而总结给出了核心筒的剪切滞变模型特征,并结合现有剪切滞变模型,选取了带捏缩的修正Takeda模型作为核心筒的剪切滞变模型,并......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江近仁, 来源:第五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 年份:1998
该文给出了一种多层砖房非线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参考文献「1」~「4」的资料和数据,给出了一个可考虑构造柱影响的砖墙体三线型滞变恢复力模型,采用基于自平衡力的弹塑性动力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徐国林, 来源:第十一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 年份:2007
本文以2个巨型钢框架结构作为算例,通过改变巨型梁数量和位置,假设了不同的结构计算方案,输入代表不同场地条件的5条典型地震波和4个场地类别的设计反应谱,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计算方案的算例进行三维弹性地震反应分析.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案结果的比较分析,......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 郭宁, 刘洁平,, 来源: 年份:2004
针对现代穿斗木构架房屋常见的榫卯节点直榫和燕尾榫这两种形式的传力特性、破坏形态和耗能机理加以分析。根据直榫和燕尾榫的构造特点和所受外荷载的情况,详细分析了其传力...
[会议论文] 作者:余世舟,张令心,钟江荣, 来源: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 年份:2010
破坏性地震常会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加重了灾情,同时给震后的应急救援带来巨大的困难。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次生灾害源也逐渐增多,增大了次生灾害发生的风险。 以爆炸灾害为......
[会议论文] 作者:刘洁平[1]张令心[1]吴正泓[2], 来源: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4
核电厂安全壳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地基土体的简化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与采用已有的基于MSC.Marc二次开发的土体静力和地震非线性分析方法得到的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地...
[会议论文] 作者:张令心[1]徐国林[2]刘洁平[1], 来源: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采用具有良好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4节点减缩积分三维壳单元模型作为巨型柱的非线性分析模型,选用具有强大非线性反应分析功能的MSC.Marc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利用该软件中CPU双...
[会议论文] 作者:徐嫚,吴振宇,张令心,梁思雨, 来源: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六次学术会议 年份:2017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角钢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设计了3个梁柱节点试件并对其进行低周往复循环荷载试验,分析了角钢短肢长肢比和角钢厚度对试件的刚度、承载力、耗能能力、延性性能及节点域剪切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角钢连接的塑性铰出现在......
[会议论文] 作者:王兰民,陶裕禄,袁一凡,张令心,韦开波,张勇,张守洁, 来源:邢台地震4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目标,论述了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目标;介绍了“十一五”国家防震减灾规......
[会议论文] 作者:王兰民[1]陶裕禄[2]袁一凡[3]张令心[3]韦开波[2]张勇[4]张守洁[5], 来源:首届中国西部防震减灾论坛 年份:2005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目标,论述了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目标;介绍了"十一五"国家防震减灾...
[会议论文] 作者:王兰民[1]陶裕禄[2]袁一凡[3]张令心[3]韦开波[2]张勇[4]张守洁[5], 来源:邢台地震4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以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为目标,论述了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目标;介绍了“十一五”国家防震减灾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