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康总江,, 来源: 年份:2004
在今年的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于2013年1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
[会议论文] 作者:王素琴, 秦启联, 康总江,,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论文] 作者:康总江,王素琴,练永国, 来源:第六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6
为了正确评估现代果园在有害生物治理中施用杀虫剂对自然寄生的赤眼蜂种群消长的影响,2006 年在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北流村苹果园进行了三种果园常用杀虫剂(40%毒死蜱乳油,1.8%阿维......
[会议论文] 作者:康总江,石宝才,朱亮,魏书军,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年份:2014
我们在北京地区李子上发现了一种发生危害的叶蜂,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魏美才教授鉴定,确定为李单室叶蜂Monocellicampa pruni Wei.在以往的文献中,对李子上危害的叶蜂统称为李...
[会议论文] 作者:王素琴,康总江,石洁,刘玉瑛,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对3个不同夏玉米品种2、3代玉米螟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农大108落卵量最低;浚97-1落卵量最高。同时应用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放蜂两次,可有效的控制玉米螟的危......
[会议论文] 作者:王素琴;石洁;刘玉英;康总江;, 来源:第一届全国玉米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夏平播玉米是小麦收获后的主栽作物。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危害棉花的二、三代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 (Hubner)有向玉米转移并...
[会议论文] 作者:王素琴,石洁,康总江,刘玉瑛,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对3个不同夏玉米品种2、3代玉米螟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玉米品种-农大108落卵量最低;浚97-1落卵量最高。同时应用赤眼蜂对玉米螟进行防治,放蜂两次,可有效的控制玉米螟的危......
[会议论文] 作者:朱亮;石宝才;宫亚军;康总江;魏书军;,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3
  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原产于北美东部,目前,已经扩散至欧洲、泰国和日...
[会议论文] 作者:朱亮,石宝才,宫亚军,康总江,魏书军,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会 年份:2014
美洲棘蓟马Echinothrips americanus Morgan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原产于北美东部,目前已经扩散至欧洲、泰国和日本等地.国内于...
[会议论文] 作者:魏书军;石宝才;宫亚军;金桂华;王泽华;朱亮;康总江;,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3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世界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十字花科蔬菜和油料作物害虫,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可造成90%以上的蔬菜产量损失,给蔬菜生产和餐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