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江建新;, 来源:宋代官窑及官窑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本文主要论述了明厂遗址出土的仿宋官窑瓷器及相关问题。文章指出,根据明厂遗址发掘出土的资料看,明代官窑中只有宣德、成化有仿宋官窑的生产。宣德仿宋、钧官窑之作,其所...
[会议论文] 作者:胡天生, 来源:第四届淮河文化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章作者用了三年时间,通过对大量的史志资料和文学作品的研读,找到了颖乱名的起止年代、水枝津最古老的名称,以及关涉、颖、滁诸水道关系的一个关键地点—...
[会议论文] 作者:徐驲,徐奇, 来源: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 年份:2008
奇认为历代医家有关附子的应用经验当从临床中验证,熟练运用附子的关键在与学承经典,打好经方运用的基础,并掌握附子的应用指征、配伍原则,附子的用量必须视阳虚的程度而增减,并应与病症相适应,另附验案六则阐述其学术观点...
[会议论文] 作者:郑慧生, 来源: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9
本文探讨了商代的祭情况,内容包括: 一、古代神话中的人神性交迷信 二、人神之间的性恋活动 三、商代的祭...
[会议论文] 作者:张红梅,刘凯凯,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五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本文阐述黄元在中风证治中的"健中极"思想.黄氏认为"中"即指中气(脾、胃)如"轴","极"指肝、心、肺、肾四维如"轮","健中极"是指保持中气(脾、胃)"轴"正常运转,则肝、心...
[会议论文] 作者:平;, 来源:2010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法善道家养生文化研讨会 年份:2010
  唐代道士法善,括州括苍县人,生于隋大业丙子(616)年,死于开元庚子(720)年,寿105岁,在1 300多年前的唐代能如此高寿,实属罕见。究其原因,法善长寿重要因素之一是基因遗传。...
[会议论文] 作者:钟耀萍, 来源: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第十次学术会议 年份:2016
卡东巴文是纳西族卡支系东巴教祭司使用的文字,学界研究较少.本文以田野调查收集到的卡东巴文形声字为材料来进行研究,并将其与一般东巴文作了比较,发现卡...
[会议论文] 作者:刘晖桢, 来源:第17次全国医学史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3
药院方》是笔者在中医古籍出版社工作时于1983年影印出版的珍贵善本医籍."药院"的设置始于宋,相当于唐朝的"尚药局".按宋制设有勾当官、典、药童、匠等.勾当官无常员,...
[会议论文] 作者:谢模楷, 来源: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 年份:2020
纶是清代重要的评点大家,其楚辞评点最早见于其朱笔手批吴启昌刻《古文辞类篹》本,后不断有增补,直到民国三年吴纶《古文辞类墓评点》刊行。...这期间吴纶评点楚辞的主要内容,已通过《桐城吴氏古文读本》而广为流布。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本,较好的保留了吴纶的楚辞圈点,并对吴纶评点楚辞文献的流布,具有积极的作用。...
[会议论文] 作者:张义, 来源:2009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ISAC'09) 年份:2009
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被誉为青瓷之首,代表了青瓷艺术领域中的最高水平。对于瓷的研究,不少研究者对瓷的呈色机理、化学组成以及显微结构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仍...
[会议论文] 作者:陆听福, 来源:2005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 年份:2005
应用新视野、新方法研究瓷的型、釉、胎、纹片、气泡、玛瑙亮点.选择不同阳光及特殊方法,拍摄瓷所呈现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的宝光奇彩.这些隐含着神秘的天空,奇特的自然,变化无穷,妙趣横生的宝光奇彩可称为北宋名瓷..."瓷的奇与绝".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官瓷会出现惊人的奇景壮观",并且"汝窑纹片在不同光源下,产生(活)的迎光效应",由于"官窑的釉色、质感、斜开片及土蚀斑的形成原因"和"...
[会议论文] 作者:儒章,程志源, 来源:2010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法善道家养生文化研讨会 年份:2010
在武义,源自法善的道教文化流传不息,至今仍有道教建筑遗存30来处。"寿仙"法善养生思想及养生方剂,在武义宣平氏天师房宅嫡系中还有留传;以传世秘方生产的养生畅酒,在武义得到良好传承并不断发展。...本文着重探讨法善养生文化在其家乡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法善养生方剂的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张茂林[1]黄宇营[2]汪丽华[2]吴隽[1]吴军明[1]李其江[1]唐敏[1], 来源:’1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 年份:2012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此,瓷一直以来都是古陶瓷研究的热点。已有一些学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瓷的胎釉成分、结构等做了研究。对于瓷釉的呈色机制,毫无疑问,Fe...
[会议论文] 作者:刘义峰,, 来源: 年份:2009
纶作为一代古文大师,于《尚书》用力尤深,《尚书故》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该书的写作始于光绪七年(1881年)以前,完成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吴纶时任冀州知州。《尚书...
[会议论文] 作者:钟传华;, 来源:中国中医肛肠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日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8
抗和肛肠痈疽证类疾病的病机学,与免疫和炎症系统的病理生理学相仿。外起感六淫疫邪(外源抗原)、金创外伤、情志内伤,精气正消,化生浊邪、脏毒等(自身抗原)的损害,是引起抗发...
[会议论文] 作者:魏露苓, 来源: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 年份:2010
康熙帝发现丰泽园内稻田中的早熟变异稻穗,将它单独藏,单独种植,以相当于现在的“单株选育法”育成了良种“康熙稻”.相关的研究,前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其培育、推广及效果作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当时的稻种是在“玉田稻”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应为粳稻.传种近三百多年后,稻会发生变化,后来北京一带的稻在性状上虽然与“康熙稻”有所不同,但仍应为其后代.至于推广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会议论文] 作者:张则桐;, 来源:明代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张岱祖父张霖是晚明江南士林颇有影响的人物,与陈继儒、陶爽龄、黄亨、王思任等名流过从甚密。他思想活跃,个性恢谐,喜爱文艺,带有鲜明的晚明时代特征。在家族之中,张岱受祖父...
[会议论文] 作者:, 来源:全国纪念罗芳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8
①但是,学者对于这些诠释文本彼此之间如何相互影响、递相传承,关注得却不是很多,唯赵克生曾专门讨论"嘉靖以后圣谕宣讲文本的编撰与传播",重点谈王恕及罗芳的圣谕诠释之流传。...
[会议论文] 作者:张茂林,黄宇营,汪丽华,吴隽,吴军明,李其江,唐敏, 来源:’1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 年份:2012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因此,瓷一直以来都是古陶瓷研究的热点。已有一些学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瓷的胎釉成分、结构等做了研究。对于瓷釉的呈色机制,毫无疑问,Fe是主要的呈色元素。...但对于Fe元素在瓷釉中的状态及其对瓷釉呈色的影响,学术界还存有争议。...
[会议论文] 作者:高晓然, 来源:宋代官窑及官窑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0
本文主要对清代御窑厂的仿瓷器进行了考古研究。文章首先对汝窑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文章对宋汝窑瓷器的品种及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对清代御窑厂仿釉器品种及特征也进行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