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3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张学江;史文琦;杨立军;,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 (WOS)平台的SCI-E和CNKI数据库中小麦条锈病相关研究的文献数据,从文献年代分布、文献学科分布、主要发文期刊、核心作者、主...
[会议论文] 作者:史文琦,李福艳,李红霞,王大伟,曾庆师, 来源: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我们测量人体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胶质瘤的代谢产物与环氧合酶-2(COX-2)在人体肿瘤标本中的表达,并尝试用于在胶质瘤诊断与分级监测进展的作用.方法:39例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患者(WHO Ⅰ- Ⅳ)在手术前或活检穿刺3.0 MRI进行磁共振扫描.石蜡包埋的胶......
[会议论文] 作者:崔凤玉,李福艳,史文琦,王大伟,徐延杰, 来源: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年份:2016
目的 探索DKI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无创的先进技术来评估胶质瘤缺氧环境和侵袭性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40例胶质瘤(27例高级别胶质瘤和13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行常规MRI和DKI检查.扫描结束后,经后处理软件测得瘤体的各项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
[会议论文] 作者:史文琦;杨立军;向礼波;汪华;曾凡松;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2008年从四川、重庆、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的33县市小麦赤霉病穗上分离获得433个镰刀菌单孢菌株,对其进行种群结构和毒素化学型的分子鉴定.种群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四川共...
[会议论文] 作者:向礼波,龚双军,史文琦,喻大昭,刘传兵,田祚旭,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为了更好的防治玉米大斑病和灰斑病,对NATIVO防治玉米大班和灰班病进行两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ATIVO有成分用量225g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丙森锌和代森锰锌.第2...
[会议论文] 作者:薛敏峰;袁斌;曾凡松;龚双军;史文琦;杨立军;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由禾谷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为害小麦的重要病害.小麦白粉病菌为专性活体寄生菌,其在侵染过程中分泌功能多样的效...
[会议论文] 作者:曾凡松,向礼波,杨立军,汪华,史文琦,龚双军,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杨立军,汪华,向礼波,危金芬,曾凡松,史文琦,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和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最重要的几种病害,每年造成小麦产量严重损失.为筛选综合抗病性较好的材料以及进行跨生态区域异地抗病性鉴定比较,2008~2009年度在湖...
[会议论文] 作者:危金芬,杨立军,向礼波,汪华,史文琦,曾凡松,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由Erysiphe gramin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措施之一.明确已有的抗性基因和发掘新的抗性基因具有重要...
[会议论文] 作者:曾凡松;杨立军;龚双军;向礼波;史文琦;张学江;汪华;,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年份:2016
  从药用植物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叶组织中分离并筛选获得了1株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颉颃活性的放线菌菌株JK-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JK-1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该菌...
[会议论文] 作者:龚双军, 薛敏峰, 杨立军, 史文琦, 曾凡松, 向礼波, 喻大,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年份:2018
[会议论文] 作者:曾凡松,史文琦,杨立军,张汉亦,危金芬,向礼波,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会议论文] 作者:尹合兴,曾凡松,史文琦,汪华,张学江,杨立军,龚双军,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2
  由于多菌灵的长期大面积施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已对其产生了抗药性.解析可能的抗药性机制,为多菌灵的合理使用和新药剂作用靶标的开发提供依据.为检...
[会议论文] 作者:龚双军,杨立军,向礼波,史文琦,薛敏峰,张学江,曾凡松,汪华,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用化学杀菌剂可有效控制植物病害,但由于存在抗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逐渐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新型安全可持续的病害防治技术便显得十分必要。生物农药在绿色食品生产发展......
[会议论文] 作者:汪华;杨立军;张学江;龚双军;向礼波;曾凡松;史文琦;薛敏峰;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年份:2016
  利用生产上常用的5种拌种剂4.8%苯醚·咯菌腈乳、40%萎锈灵悬乳剂、6%戊唑醇悬乳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和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清水做对照,采用干拌的方法,拌种剂量分别为......
[会议论文] 作者:杨立军;张学江;汪华;曾凡松;向礼波;龚双军;史文琦;薛敏峰;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年份:2016
  由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最重要两种病害.该病每年频繁发生,为害损失严重,严...
[会议论文] 作者:史文琦,龚双军,曾凡松,张学江,向礼波,汪华,薛敏峰,杨立军,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小麦白粉菌(有性态:Blumeria graminis.f.sp.trtici;无性态:Oidium monilioides Nees)有性繁殖产生的子囊孢子是小麦白粉病可能的初侵染源之一,真菌有性繁殖中对性别控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交配型基因座.为进一步研究小麦白粉菌的有性繁殖方式,本研究根据MAT1-1-1部......
[会议论文] 作者:龚双军,向礼波,杨立军,史文琦,薛敏峰,张学江,曾凡松,汪华,喻大昭,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从小麦根部中分离到6株代谢表面活性剂的菌株,比较各菌株排油性和抑菌性,结合PCR方法优选出一株具广谱抗菌性且含有srfA、fenA、ituB和bacD等4个关键基因的细菌ZY-1.经BIOLOG生理生化试验测定和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平板和盆栽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