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卢世刚, 来源: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外新材料企业家峰会能源材料专业论坛 年份:2004
我国对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研究起步于1992年,在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的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7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开始向产业化迈进,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至2003年...
[会议论文] 作者:刘美凤,卢世刚, 来源: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年份:2005
钛及其合金具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钛合金的强度可与高强钢相媲美,同时具有很好的耐热性能以及很好的耐盐类、海水和硝酸腐蚀的能力.除了航空航天的用途以外,在石油、能源、交...
[会议论文] 作者:焦灿,卢世刚, 来源: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4
[引言] 锂硫电池体系具有理论比能量高(~2600Wh/kg)、硫(比容量~1675mAh/g)丰富易得且无毒性等优点,是很具发展潜力的化学电源之一.但硫的电绝缘性、放电中间产物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导致的穿梭效应及硫的体积膨胀制约着锂硫电池的进一步发展[1].......
[会议论文] 作者:阚素荣;卢世刚;, 来源: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年份:2005
电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池材料的发展,钴酸锂由于具有较高的容量、优良的循环性能是目前已经商业化的正极材料,但是钴资源短缺、价格相对较贵,且过充电时存在安全性问题,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李明勋,卢世刚,黄松涛, 来源: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年份:2001
分别用LiCO、LiCoO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对LiMnO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LiMnO在室温和高温(55℃)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用LiCO改性后的LiMnO的循环性能得到提高,但用LiCoO改...
[会议论文] 作者:李明勋,卢世刚,黄松涛, 来源: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年份:2001
分别用LiCO、LiCoO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对LiMnO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LiMnO在室温和高温(55℃)下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用LiCO改性后的LiMnO的循环性能得到提高,但用LiCoO改性后的LiMnO却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性能,XRD表明改性后LiMnO和LiCoO的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会议论文] 作者:刘菲,阚素荣,卢世刚, 来源: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4
[引言]钛酸锂作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很多,其中以Li2TiO3与TiO2高温固相法合成钛酸锂[1],产物的形貌粒径、电化学性能明显优于以TiO2与Li2CO3高温固相法直接合成的动力电池用负极材料钛酸锂.......
[会议论文] 作者:方升,杨娟玉,卢世刚, 来源: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4
[引言]硅与金属形成的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目前,该类材料多使用高能球磨的方法制备[1].直接熔盐电解二氧化硅是一种全新的制备硅材料的方法[2]....
[会议论文] 作者:李明勋,卢世刚,黄松涛,蔡振平, 来源:2002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2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iCrMnO,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研究了电化学性能,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结构.结果表明:LiCrMnO在常温和55℃下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48.6与180.5mAh/g,放电容量受温度、电流密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材料在高温下的容量损失较常温下......
[会议论文] 作者:卢世刚,李明勋,黄松涛,刘人敏, 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学术报告会 年份:2002
将LiMnO分别与LiCO、CoO以及LiCO+CoO混合物在800℃高温处理,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测量了材料的比容量,经处理后材料的比容量均低于LiMnO的放电容量,但循环性能比处理前好;通过XRD的分析,材料的结构仍保持了尖晶石的特征.......
[会议论文] 作者:方升,杨娟玉,卢世刚,王晗, 来源:2015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理事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固态离子学青年学术交流会 年份:2015
[引言]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硅是一种全新的制备硅纳米线的方法[1],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微米级镍粉为添加剂,通过电解Ni/SiO2复合多孔电极制备了硅纳米线,并且研究了硅纳米生长机理.......
[会议论文] 作者:蔡振平;李明勋;卢世刚;金维华;,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4
利用固相反应技术,使用LiCO对正尖晶石LiMnO进行了改性.利用SEM、XRD及Rietveld精细XRD等方法对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部分Li...
[会议论文] 作者:靳尉仁;卢世刚;庞静;王昌胤;, 来源: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9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者过渡金属磷酸盐,它们是半导体或者绝缘体,导电性较差,必须要加入导电剂来改善导电性;负极石墨材料的导电性稍好,但是在多次充放电中......
[会议论文] 作者:丁海洋;卢世刚;阚素荣;张向军;, 来源:2009年第十五次全国电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9
传统的 Hall-Héroult法生产原铝过程,电能利用率低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CO2和全氟碳化物,研究开发铝电解绿色环保的新工艺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采用惰性阳极进行铝电解可以避...
[会议论文] 作者:丁海洋;卢世刚;阚素荣;张向军;, 来源:2009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 年份:2009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l含量为10%(质量分数)的Cu-Al合金,合金是在1050℃氩气保护气氛中烧结4.0h后得到的。以Cu-Al合金为惰性阳极在A12O3浓度为4.5%的700℃钾冰晶石电解质体系...
[会议论文] 作者:刘人敏,卢世刚,金维华,杨新河, 来源:第九届全国固态离子学会议 年份:1998
该文研究了碳酸锂和电解二氧化锰热合成尖晶石Li〈,1+x〉Mn〈,2〉O〈,4〉的过程及产物的性能。其中包括热合成过程的热重分析,反应过程动力学机理,产物及中间产物的物相结构,产物的形貌及电化......
[会议论文] 作者:阚素荣,吴国良,卢世刚,刘人敏, 来源:第十一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年份:2001
本文选择国产石墨系统地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和结构性能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包覆处理技术改进石墨材料的特征,报道了相关的实验结果....
[会议论文] 作者:蔡振平,李明勋,卢世刚,金维华, 来源: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4
利用固相反应技术,使用LiCO对正尖晶石LiMnO进行了改性.利用SEM、XRD及Rietveld精细XRD等方法对所合成产物的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部分Li进入到尖晶石结构中形成了改性的尖晶石化合物.高的Li/Mn有助于抑制Jahn-Teller效应的发......
[会议论文] 作者:吴国良,阚素荣,刘人敏,卢世刚, 来源: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年份:2002
本文采用在天然和人造石墨表面包覆一层无定形聚合物热解碳工艺,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石墨—无定型碳复合负极材料,改善了石墨材料的综合性能....
[会议论文] 作者:蔡振平,李文忠,张向军,卢世刚, 来源:2009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 年份:2009
通过对原料进行遣粒的预处理方式固相反应合成了高密度的LiFePO4/C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XRD、SEM等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造粒处理对材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