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刘小东, 来源:湖北大学 年份:2003
庄子》自其问世以来,为其作注者不下二百余家,他们大都因循《庄子》的思想,随文衍义.而王夫之的《庄子通》,迥然与前人不同,他以《庄子》为载体,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
[学位论文] 作者:林振湘,, 来源: 年份:2003
本文从显性与隐性两个层面对《庄子》作了神话学的解读。在显性层面上,通过对《庄子》神人意象、大木意象、鲲鹏——浑沌意象与《山海经》中的上古神祗、神木、鸾凤形象的比较...
[学位论文] 作者:罗四鸰,, 来源: 年份:2003
本文以《庄子·齐物论》为研究对象,由点及面,分别对《齐物论》的一些重要概念、结构、题旨及其在《庄子·内篇》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探讨,试图对《齐物论》做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学位论文] 作者:高深,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2003
该文分三大部分,分别论述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及其超越语言局限性的理论与实践.一、庄子论语言的局限性;庄子认为"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是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把"...
[学位论文] 作者:屠志芬,, 来源: 年份:2003
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一部,这与其修辞造诣是分不开的。然而修辞研究又恰是《庄子》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庄子》修辞进行了探讨,力图...
[学位论文] 作者:林振湘,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03
该文从显性与隐性两个层面对《庄子》作了神话学的解读.在显性层面上,通过对《庄子》神人意象、大木意象、鲲鹏——浑沌意象与《山海经》中的上古神祗、神木、鸾凤形象的比较...
[学位论文] 作者:刘生良,, 来源: 年份:2003
庄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人其书荣膺着哲学与文学的双重桂冠,在一定程度上其文学成就甚至超过哲学成就。鉴于《庄子》文学研究相对薄弱的历史和...
[学位论文] 作者:时晓丽,, 来源: 年份:200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先秦社会史和思想史,从具体材料出发,研究和评价庄子的生存思想。注重庄子思想的现代阐释,注重与儒、墨生存思想特点的对比,在论述与比...
[学位论文] 作者:王丽梅,,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03
本文以《庄子》内篇作为研究对象,以“从民族文化—心理动态的建构上把握文学史的进程”为研究方法,以“士”生存的双重性为切入点,展开对《庄子》内篇思想和艺术的研究。 全...
[学位论文] 作者:杨子江,, 来源: 年份:2003
其中,尤以《庄子》的寓言更为丰富,且极具文采。“寓言十九”,足见运用寓言的比例之高,堪称诸子之冠。寓言的发展至汉以后由于种种...
[学位论文] 作者:刘卓,, 来源: 年份:2003
道家尤其是庄子的精神是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的呈现,研究中国先秦庄子的审美态度,对当前油画创作的精神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相关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明确指出如何回归传...
[学位论文] 作者:何光顺,, 来源: 年份:2003
庄子》的“道”是“隐”与“显”的差异性融合,而重在“隐”;是“敞显自身”与“隐蔽自...
[学位论文] 作者:胡晓薇,, 来源: 年份:2003
庄子》一书既是哲学著作,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所蕴涵着的深刻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一直是中国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重要源泉。作为人类原始文化解体后出现的早期哲学...
[学位论文] 作者:史伟明, 来源:同济大学 年份:2003
庄子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是天津市"十五"期间环境保护项目的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
[学位论文] 作者:张冬青,, 来源: 年份:2003
对孟子或庄子思想的探讨,前人已做了许多工作。关于儒道两家的关系问题,各家也多有论述。然而,将孟子和庄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则几乎没有人做过。有鉴于此,本文有意将孟子和庄子作...
[学位论文] 作者:张海涛,, 来源: 年份:2003
副词是古汉语虚词中数量最多、包括范围最广、最为复杂的一类词。研究副词对古汉语语法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古汉语副词的研究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有......
[学位论文] 作者:马晓乐,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3
郭象之为此注,有学术和社会之必然原因,非出于一时之兴会也.有鉴于此,该文设立第一章《郭象注》学术背景之研究,考察先秦至魏晋《庄子》传播情况,以明郭著缘起之背景....《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至郭氏取三十三篇,其间版本杂然纷纭.有鉴于此,该文设立第二章《郭象注》编定之研究,考察两汉时期《庄子》的编定、魏晋时期《庄子》的编定及《郭象注》的编定.郭象注作为注释之学...
[学位论文] 作者:郭莲花,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03
本论文通过对柳宗元的综合研究,揭示他对《庄子》、《楚辞》、《山海经》、《水经注》等文本的接受情况、弥陀...
[学位论文] 作者:徐文英,, 来源: 年份:2003
“言意之辨”包含“言不尽意”、“言尽意”和“得意忘言”三种命题,其中“得意忘言”最初由庄子提出,王弼通过“象”...
[学位论文] 作者:马晓乐,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3
郭象之为此注,有学术和社会之必然原因,非出于一时之兴会也.有鉴于此,该文设立第一章《郭象注》学术背景之研究,考察先秦至魏晋《庄子》传播情况,以明郭著缘起之背景.《汉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