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江怡,陈常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4
陈常燊(以下简称"陈"):江老师,您好!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活跃于国内学术前沿。以您的硕士论文《罗素的意义理论》为发端,历经维特根斯坦哲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4
弗雷格和达米特从说者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容器和交流的工具,因而思想是静态的。戴维森则从听者视角主张:思想作为一种倾向性的语言.乃是解释者赋予说者的命题态度内容,因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怀疑论是笛卡尔形而上学的起点。普遍怀疑基于良知为我们提供的健全理智,始于对经验常识的反省,实际上是理智的自我反省。普遍怀疑的前提是诉诸健全的良知,其中暗含了三重公共性......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散见于系列著述中的维特根斯坦关于鉴赏力和天才的文字,见解独到,思想深刻,但罕有专文阐述。从审美鉴赏和艺术创作两个维度看,前期他否认存在由命题所表征的审美判断,但肯定...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2
在春秋综合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第二届《哲学分析》讲堂暨《科学结构的表征与不变性》中文版首发式于2011年7月8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五楼会议室举行。本届讲堂由《哲...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0
关于说谎的道德评价和"善意的谎言"的道德辩护问题,在思想史上相当惹人注目。与传统的道德哲学研究路径不同,分析哲学家们在说谎问题上的研究路径主要是意义/指称分析、心理...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维特根斯坦式寂静主义具有反理论化特征,它主张"从字面上看待现象",通过"综观式表现"等概念考察方法,恢复理智生活的安宁;它在语言哲学上支持一种意义紧缩论立场,其对立面则...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托马斯·内格尔基于客观性视角,高估了人出生的偶然性、生活的荒谬性和死亡的虚无性,得出人生归根到底毫无意义的结论,不自觉地陷入了他在心—身关系、认识论、自由意志和伦...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维特根斯坦哲学具有很强的治疗性特征。后期维特根斯坦通过对"哲学病"进行诊断、对语言理论/语言哲学/语言实践的区分,以及将哲学的任务理解为通过揭示"十足的胡话"和克服"误解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6
在传统的“标准解释”之外,近来的“新维特根斯坦”研究开拓了一种“治疗哲学”解释。在此背景下,借助维特根斯坦对“奥古斯丁图画”和“苏格拉底图画”的批判,可对“哲学病...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1
在近年来的系列文著、访谈中,陈嘉映先生多次提到“哲学是讲道理的艺术”、“哲学在于穷理”等旨趣,所言看似平淡,实则凝聚了先生数十年哲学思考之结晶。从《泠风集》到《语言哲......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哲学分析 年份:2012
以反思平衡视角审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对“遵守规则悖论”的处理、对概念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考察,以及《论确实性》关于信念确实性的“哥白尼式革命”、对独断论和怀疑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不自制是一个古老而又艰深的哲学问题。戴维森的研究为不自制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贵的进路。不自制是非理性的两大情形之一,它与戴维森的合理性理论、行动理论、意义理论和......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论确实性》中的某些段落似乎透露出某种相对主义倾向,这与维特根斯坦一贯的反相对主义格调不太协调。对于维特根斯坦对相对主义到底持什么态度,构成了他的"相对主义之谜"。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2
在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实性》一书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发生在其身上的“哥白尼式革命”。从他提出的“河喻”、“轴喻”、“墙喻”和“石喻”这四个隐喻中可以窥见这次哲学革...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世界哲学 年份:2010
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和心理学哲学,我们发现他在欺骗如何可能问题上持有以下立场:行动者不能对人隐藏一切,因此驳斥了认为我们总是生活在假装和谎言之中的观点;欺骗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12
对“信念之谜”的解答依赖于去引号原则和信念融贯性原则,而去引号原则受到主体信念之审慎性和真诚性的双重约束,可能出现的不审慎或不真诚的信念态度与不融贯的信念相结合,...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9
“理解如何可能”是戴维森哲学的总问题,他的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行动理论则是展开此问题的三个维度,其真理论、知识论和合理性思想同样服务于此。理解语言、心灵和行动之可...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围绕约翰·麦克道尔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寂静主义解读,大卫·斯特恩、菲利普·佩蒂特等人提出了以下批评:寂静主义只是一个消极观点,无法胜任任何实质性的理论建构;其背后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常燊,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年份:2020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对艺术的介入不断升温,在人工智能(AI)、生命科学等领域出现了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趋向,技术之于艺术从媒介进阶到了对象乃至主体。本文以作诗和绘画为例,探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问题,借助当代美学中的“启发式路径”标准,我们对AI艺术总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