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婷,向燕妮, 来源: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年份:2017
人物简介:邹全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首席专家,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三军医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爱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国际及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2项、国家技...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李华,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7
抗HIV病毒药物结构设计的进展邹全明1李华2鲁东水1李文健1综述朱锡华2审阅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药物的研究进展较快,自病毒发现以来的12年内,四种抗病毒药物已经注册,其中三种是在过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建,邹全明,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7
国产标准化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问世李文建1邹全明1自1987年Palmer等首次证实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舒张因子(EDRF)与NO同质后,对NO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的重视。...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李华,鲁东水,李文健,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7
抗HIV病毒药物结构设计的进展邹全明1李华2鲁东水1李文健1综述朱锡华2审阅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药物的研究进展较快,自病毒发现以来的12年内,四种抗病毒药物已经注册,其中三种是在过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莉, 来源:当代党员 年份:2009
一排排蓝色瓶盖的玻璃小瓶在桌上整齐地排成方阵。瓶身上,“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人胃病疫苗”几个字特别醒目。  2009年4月23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告:世界上首例HP(胃幽门螺杆菌)疫苗诞生!  被网友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创造的“胃......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广生,, 来源:创新时代 年份:2015
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学者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活检标本中,分离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后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两位科学家因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 冉开梅, 来源:当代党员 年份:2020
关灯、锁门,当陆军军医大学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邹全明从实验室出来时,已是凌晨1点。这是第几个凌晨1点?他已经记不清了。  在过去的近30年里,邹全明一直躬耕于疫苗领域做原创研究。...在千万次实验与碰撞中,邹全明率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基因工程幽门螺杆菌疫苗;研制的基因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是目前国际上抗原组分最多、效果最佳的金葡菌疫苗,也是我国目前唯一自主研发并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金葡...
[期刊论文] 作者:马金玲,, 来源:中国科技产业 年份:2009
由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15年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简称Hp疫苗),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年份:2009
由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领衔团队历时15年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简称Hp疫苗),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当代兵团 年份:2014
兵团公安局局长邹全明:兵团公安机关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民警的法治思想教育,严格规范执法活动,使依法治国成为每一个民警的坚定信仰和自觉行为。主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9
由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领衔团队历时15年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简称Hp疫苗),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2009
由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领衔团队历时15年研制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简称Hp疫苗),日前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2017
据2017年3月28日报道,第三军医大学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中心邹全明、庄园研究团队在《肠》杂志上发表文章,揭示了一种新的肿瘤免疫机制,为胃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论文] 作者:孙英兰,, 来源:瞭望 年份:2009
“我国政府一定要超前部署,勿失新一轮发展机遇,应采取重大举措,像当年抓‘两弹一星’那样抓‘生物经济’” 由第三军医大学教授邹全明领衔的科研团队历时15年研制的“口服...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 来源:胃肠病学 年份:2007
摘要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人类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目前临床治疗尚存在诸多不足,研制疫苗对预防和控制H.pylori感染具有十......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2011
传统疫苗的研究是把原有的野生的病毒或细菌在实验室培养制备后,通过物理、化学的方式将其灭活,即为原始疫苗的主要成分,加上佐剂再通过注射或Vl服进行免疫,但这种方式也会带来比......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 来源:食品科学 年份:2001
通过鳖甲超微细粉和相同剂量的碳酸钙的钙表观吸收率实验,证实鳖甲超微细粉的钙表观吸收率显著高于碳酸钙对照组(P...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16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子。中国胃病患者超过1亿,每年因胃癌死亡者达20万人。第三军医大...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第4届感染与免疫及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是一种重要的新发传染病,O157是EHEC的一个主要菌型,感染该菌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等,死亡率较高.EHEC O157感...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全明, 来源:家庭医药 年份:2006
现在。人们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还是引发胃癌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一级致癌因子。是否能根除幽门螺杆菌已成为防治消化性溃疡的关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