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年份:2001
简要概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论证、超前期规划研究、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到前期工作安排整个进展过程.强调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调水工程区范围、区域地...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历经半个世纪的研究,从水量丰沛的长江或远到澜沧江、怒江调部分水量人黄河,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研究表明,这个总体思路是正确的.随...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0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上游.阐述包括向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和缺水的黄河调水的必要性;...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治黄科技情报 年份:1989
1989年9月25日至27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初步研究报告》审查会。国家计委,地矿部、能源部、国家地震局、国家测绘局、青海省计委、地矿局与水利厅以及水利...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05
黄河源头区是黄河的"水塔","水塔"水量减少,生态趋于恶化.这涉及整个黄河水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向黄河源头河段补充生态水,向西北地区供给生态水,象国内其他补充生态水工程一...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可调水量,工程方案和受水区供水,是三个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三个关键技术问题,确定可调水量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坚持水中持续利用的原则,优先考虑调水区远景年的实际......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中国工程咨询 年份:2003
2001年5月,水利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又称.总结吸取了长期的调水工作经验和成果,充分考虑了西北地区经济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地球信息 年份:199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以下简称西线工程)是大有希望的,它已列入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东线之后的议事日程;大有希望,是指中央决策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为解决西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加快西线工程的进程,是重大措施之一;大有希望,是指西线工程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黄河建设 年份:1965
测量四队在上半年工作中,涌现出了许多好人好事,这里记述的是其中的几件事。是党的关怀七月间王山林的爱人陈桂梅小产了,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后,就接到从西安寄回开封的十...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治黄科技信息 年份:1998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必要性1.1 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长江以南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耕地占全国的35.9%;长江以北水量占全国的19%,而耕地...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黄河建设 年份:1966
测量四队十一班住在山上,飲用水要到高差約五十余米的山腰去挑。大家为减輕炊事員的負担,收工回来,不顾一天工作的疲劳,爭着挑水。小洪也試着挑,但由于挑不动,她想了个办法,...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 来源:黄河建设 年份:1966
一个技术条件较好的测量班上半年只抓技术,忽视政治,沒取得好成果;下半年把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取得了优異成績。問题在于: 去年測量四队一班出工后,先作的是某庫区的五等三角...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崔荃,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03
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从长江上游调水40亿m3,从水权角度分析了对长江中下游已建梯级电站的发电损失,提出了补偿措施.国务院批复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张玫,,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07
西北地区深处内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强,已出现严重的缺水局面,据预测未来缺水形势更趋严峻。历史上重大旱灾事件表明,防患严重干旱引发水资源危机于未然......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崔荃,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0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入黄河上游.由于工程区寒冷缺氧、地质条件复杂,西线工程涉及一些世界前列...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刘新,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199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简称西线调水,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刘新, 来源:现代隧道技术 年份:200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立方米,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上游,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调水工程区海拔3 500m,寒冷缺...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君, 来源:新西部 年份:2009
74岁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黄委会规划设计院”)原副院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设计总工程师谈英武有些焦虑,尽管他已经退休。  ...在南水北调项目上工作了一辈子的谈英武非常清楚年度研究经费暂停的可怕。57年的工作积累,还有堆积如山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凤生,谈英武,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1
论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介绍了1952年以来工程研究进展情况,明确了调水规划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范围,从缺水量预测、可调水量分析、区域地质条件、调......
[期刊论文] 作者:谈英武,杨维九,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年份:2011
2010年西南大旱,丰水的西南地区,面对这场罕见的旱灾,充分暴露出水利设施抗旱减灾能力薄弱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贫水的西北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