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李立,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95
沙棘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葛葆蔚,李立(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10032)沙棘(Hipppol;.aerlla。,;noid。s)是我国“三北”地区绿化的先锋树种、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和薪炭林树种。...
[期刊论文] 作者:王庆满,葛葆蔚, 来源:新农业 年份:1996
无公害多功能新型肥药──喷长精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王庆满,葛葆蔚喷长精是江西工业大学研制的无公害多功能新型肥药。其主要成分有油菜素甾醇内酯、杀菌抗病药物、植物生长...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 来源:森林病虫通讯 年份:1991
近来年国内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进行了开发利用,但由于沙棘果实蝇Rhagoletis batauVa obseuriosa Kol.的危害,严重地影响着沙棘果实的产量,受害严重地块的沙棘...
[期刊论文] 作者:曲艺,葛葆蔚,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99
通过对松毛虫越冬地越冬期土壤最低温度,松毛虫上树期气温与同期松毛虫幼虫过冷却点温度值比较分析表明,越冬地最低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致死温度的过冷却点值,因而越冬地松毛虫不会......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李立,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97
沙棘害虫种类很多,据初步统计,发生较普遍的约有50余种。本文仅就笔者多年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沙棘害虫的文献,对当前国内沙棘苗木和叶部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做了较详细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威,葛葆蔚,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9
为准确掌握松毛虫的发生量,提高调查精度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选择6块具代表性的林地,对松毛虫蛹、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取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蛹及越冬幼...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李立,吴颖,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97
沙棘害虫种类很多,据初步统计,发生较普遍的约有50余种。本文仅就笔者多年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沙棘害虫的文献,对当前国内沙棘苗木和叶部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做了较详细的......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王振威,李桂和,,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86
准确预测松毛虫发生期,可为选定最佳防治时期提供依据。1982—84年,我们在建平县对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研究方法 (一)松毛虫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伟,李桂和,葛葆蔚,,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92
于1983~1986年在建平县青松岭20年生左右的油松人工林中,对松毛虫各时期的发生量进行了调查,经定性分析,将影响其数量变动的32个变量因子分为内部因子、特征因子和普通因子。...
[期刊论文] 作者:B·T哥德拉索夫,葛葆蔚,, 来源: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1988
在阿尔泰、奥尔洛夫浆果站等地的人工、天然沙棘林中,健康的沙棘植株多在栽植后的第2年7—8月突然干枯。有时在夏初个别植株顶部叶子变黄,然后落叶,有果实的枝条8—10天干枯...
[期刊论文] 作者:夏瑞心,葛葆蔚,徐丽华,王振威,,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86
我省的松毛虫种类有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Tsai et Liu)、落叶松毛虫(D. superans Butler)。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里、草丛...
[期刊论文] 作者:A、B波拉日耶夫斯卡娅,葛葆蔚,,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85
在鸟克兰森林草原地区的柞树上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柞蚜。它们以树木的汁液为营养,但是仅利用取得的植物碳水化合物的10%作为自己的营营物质,其余的90%以泌露状态分泌掉。...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李桂和,张玉伟,范玉峰,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88
沙棘果实蝇Rhago letis batava obseuriosa Kol·是沙棘果实的重要害虫,国内过去没有报道。据苏联资料记载,由于该虫的为害,可使沙棘种植园和野生丛林的沙棘果实减产90%。我...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邢国贤,张玉伟,李桂和,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90
辽宁省朝阳地区,为害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 L.)干部的害虫,主要有黄带蓝天牛(Polyzonus fasciatusF.)、杨柳虎天牛(Chlorophorusmotschulskyi Gangl.)、小褐木蠹蛾(...
[期刊论文] 作者:孙宝贵,李桂和,葛葆蔚,范玉锋,黄培发,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4
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而且危害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该病害蔓延迅速,仅我省就由1978年的26万亩扩大到1983年的50万亩,被害面积占落叶松总...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威,郑红旗,李桂和,戴德纯,徐进生,葛葆蔚, 来源:林业实用技术 年份:1989
为准确掌握松毛虫的发生量,提高调查精度和预测预报的准确性,选择6块具代表性的林地,对松毛虫蛹、越冬幼虫空间分布型及取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松毛虫蛹及越冬幼...
[期刊论文] 作者:戴德纯,王振威,李桂和,葛葆蔚,徐进生,郑红旗, 来源:森林病虫通讯 年份:1986
1982—1985年我们在建平县进行松毛虫综合防治及测报工作中,发现该地林中蚂蚁有6种,均对松毛虫的幼虫及蛹有一定的捕In 1982-1985,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monitor...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和,代德纯,徐进生,葛葆蔚,王振威,郑红旗,张玉伟,, 来源:辽宁林业科技 年份:1989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多年来,为了保持水土,绿化山区,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了大面积油松纯林。这些绿色的第一生产者已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如提供薪...
[期刊论文] 作者:葛葆蔚,李桂和,张玉伟,王振威,代德纯,徐进生,郑红旗, 来源:林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8
经1982—1986年松毛虫发生期预测预报的研究资料统计和分析,采用期距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和物候预测法对油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的发生期进行预测预报,均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