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姜士超,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0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humerus,SFH)约占所有儿童骨折的16%,占儿童肘部骨折的2/3[1].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其中伸直型占98%~99%.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
[期刊论文] 作者:姜士超, 来源:消费导刊 年份:2021
林木制造技术以及育林方法,对于我国的植树造林而言,具有关键性作用。不仅决定着我国林木产业的总体发展,同时也决定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与林业项目的基础设施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加强林业育苗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建立多元化、专业化、差异化、统一化......
[期刊论文] 作者:姜士超, 刘珅, 范存义,,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综述肌腱粘连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肌腱粘连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发生机制及预防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肌腱粘连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与TGF-β1、...
[期刊论文] 作者:姜士超(综述),倪庆宾(审校),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0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humerus,SFH)约占所有儿童骨折的16%,占儿童肘部骨折的2/3.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其中伸直型占98%~99%.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
[期刊论文] 作者:姜士超,刘坤,范存义,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 综述肌腱粘连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肌腱粘连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发生机制及预防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肌腱粘连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与TGF-β...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帅,姜士超,范存义,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14
[目的]观察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oly(l-lactic acid)-polyethylene goycol,PELA]可吸收膜与口服塞来昔布联合应用对预防兔肌腱粘连、降低局部炎症的有效性.[方法]成年雌性...
[期刊论文] 作者:周易, 欧阳元明, 姜士超, 范存义,, 来源: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份:2015
桡骨头是肘关节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维持前臂轴向稳定性方面起主要作用,并且参与对抗肘部外翻应力。对于难以修复的MasonⅢ和Ⅳ型骨折、恐怖三联征和Essex-Lopresti损伤,桡...
[期刊论文] 作者:陈帅,范存义,姜士超,刘坤,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份:2014
组织工程最早由Langer和Vacanti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1],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应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修复损伤的组织或器官,现已在骨[2]、软骨[3]、大血管、皮肤等...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智勇,姜士超,徐鹏,穆卫东, 来源:骨科 年份:2022
目的 探讨单一L型钢板治疗累及后外侧髁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23例累及后外侧髁的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为22~73岁,平均40.5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1......
[期刊论文] 作者:姜士超,倪庆宾,李庆浩,张其海, 来源: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年份:2013
目的 建立肱骨髁上骨折体外模型,通过3DCT测量、实测、公式推导三种方法观察肱骨远端移位情况与提携角变化,并分析结果,验证3DCT测量的准确性,明确肱骨远端移位与提携角变化相关性.方法 经防腐处理的小儿离体上肢20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分别为水平横断和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