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9
【正】逊是第一位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他所留下来的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大象出版社以逊入华200周年为契机,正式...
[期刊论文] 作者:沈嘉禄, 来源:新民周刊 年份:2009
一张让人称兄道弟的名片    上海清真洪长兴餐饮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递给记者的名片上这样写着:穆萨·。  “与穆罕默德、赛义姆等一样,我这个‘穆萨’也是从经文中来的。...说。事实上,这...
[期刊论文] 作者:贺楠,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9
【正】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是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他在中国基督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所留下来的学术著作在中...
[期刊论文] 作者:于锦恩,,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通过对逊学习汉语的过程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他高超的汉语水平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老师兼通中西文化,教材选择有的放矢,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国际汉学 年份:2009
【正】2008年3月18日,我校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同澳门基金会、香港大学图书馆联合在澳门举办了《逊文集》首发式暨"逊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外国语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芳,, 来源:电影 年份:2009
在新中国建国60年的历史中,中国电影人在“十年大,五年小”的进程里,总能以佳作为祖国贺岁,国献上。看这些国大片,史诗性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期刊论文] 作者:高兵,,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2009
通过跨文化交际学审视和考察逊翻译《圣经》的过程,其高超的汉语水平奠定了他译经的基础,钻研中华文化是顺利交际的桥梁,兼顾异化与归化是完善翻译的最佳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杨焱博,,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9
5月29日上午,京剧名家、教育家叶蓬教授收天津名票杨万先生为徒的仪式在北京建国门华润大厦美林阁酒家隆重举行。参加仪式的有王金璐、刘雪涛、、李甫春等老艺术家,...
[期刊论文] 作者:刘一虹, 来源:中国穆斯林 年份:2009
德新以其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四典要会》和《大化总归》,着重阐释后世复生之理,即“后世之真”、“遵中国之,引孔孟之章,译出天道人道之至理,指破生来死去之关头。”德新...
[期刊论文] 作者:柴秀娟,,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德的语域分析模式和汀的语类分析模式是同属系统功能语言学流派的语境分析模式,后者又是对于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却在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核心概念所处的理论层次上存在诸多...
[期刊论文] 作者:詹子,,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9
文章对近30年国内学研究的进展作出总结,指出当今应以"多视角"方法来研究"三",在此基础上,对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做出了科学评述。...
[期刊论文] 作者:张西平,, 来源:基督宗教研究 年份:2009
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是首位来到中国内地的基督新教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沟通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李劲松,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作为对“历新政”与“熙宁变法”均产生过重大理论影响的思想家、书院教育家,李觏充满“庶民”特色的“”论以及他以“”论为基石的书院教育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赵兰香,, 来源: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古代墓志铭行文间""可分为遣使护丧之、祭祀之、对有功德者追赐官位和爵位之、赗赠之、安葬之、守丧三年之等。由此可知,""不仅是古代社会一切行为的准则,更...
[期刊论文] 作者:伟红,,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在建设当代和谐社会中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可惜近代以来,“”作为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何嘉利,, 来源:茶.健康天地 年份:2009
【正】儒家创始人孔子说过:"之用,和为贵。"是中国古代调整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从宏观上而言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自身的要求,二是如何对待别人。在儒家看来,社...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天津政协公报 年份:2009
【正】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工老生,拜、谭元寿为师,他嗓音高亢,扮相儒雅,在《秦香莲》、...
[期刊论文] 作者:翁明,,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从"成人"的价值诉求与君子人格的建构两方面探讨了古代士大夫成长过程中的学修养与君子人格形成的问题,分析了儒家思想中"成人"的基本含义及"成人观",讨论了君子人格的内在...
[期刊论文] 作者:晓玲,,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9
投壶是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燕饮之后娱乐宾客的一种重要的礼乐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投壶历经增损变迁至今仍被人们传承。本文从《礼记》和《大戴礼记》的《投壶》...
[期刊论文] 作者:尹香力,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09
说》这篇字字珠玑的美文,笔者研读了多年。每每掩卷遐思,便想提笔写点什么,然而又总是无法成文。今读《论佛骨表》及《从“”到“仁”》等后,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