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文榕, 来源:文榕 年份:2023
书不仅是作家,也是著名的学者。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小说与文艺思想的研究较为充分,而对其旧体诗作的关注相对较少。本论文旨在探讨钱书“诗可以怨”的诗学主张及其诗学实践。...根据书“诗可以怨”的理论阐释并结合其创作的大量“怨诗”,来挖掘其旧体“怨诗”的主题意蕴,探讨其创作“怨诗”的原因以及背景,研究其旧体“怨诗”的诗学启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根据书的《诗可以怨》来探讨其“诗可...
[期刊论文] 作者:史飞翔,, 来源:文苑 年份:2013
1985年冬,香港记者、女作家林湄到北京想采访书,怕遭到先生拒绝,就邀请时任《文艺报》副主编的吴昌先生帮忙。吴先生先打了个电话,被先生婉拒。无奈之下,吴昌决...
[期刊论文] 作者:窦应,,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3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一代国学大师书在初冬的寒风中悄然病逝。他病逝的次日,新华社发了一个通稿,内中透露一个外界鲜知的信息:“江泽民总书记在12月19日晚,书...
[期刊论文] 作者:吴昌,,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06
“瓮中捉鳖”记 1985年冬,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记者林湄在北京书寓所对书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专访。告别时,先生说:“如果你要写稿,发表前务请将原稿给我看一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昌,, 来源:书摘 年份:2005
“瓮中捉鳖”记1985年冬,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记者林湄在北京书寓所对书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专访。告别时,先生说:“如果你要写稿,发表前务请将原稿给我看一看。”...
[期刊论文] 作者:之俊,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书虽然成名很早,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也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岁月。抗战期间,被困上海,迫于生活压力,他竟也做起了家庭教师,以贴补生活之需。这在书的几种传记中都鲜有提及。  ...1938年11月,书学成回国,被清华大学破格以教授身份邀回母校任教,于是到昆明西南联大任职。...1939年夏,书不得已离开西南联大,受父亲基博之命来到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出任英语系主任,兼顾照料父亲。1941年6月,...
[期刊论文] 作者:吴昌,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5
《文化交流》杂志社总编约我写点与晚年书交往的故事,正好我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写了一本《我认识的书》,现根据书中有关章节内容加以梳理,形成了这篇文章,期望它有...
[期刊论文] 作者:之俊,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4
目前简体文本中,书先生名字的写法可谓多种多样,有“书”和“锺书”,也有“鍾书”与“鐘书”,这种状况有违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文史杂志》2003年第2期刊...
[期刊论文] 作者:之俊,, 来源:新作文(中考作文智囊) 年份:2010
一百年前,宣统二年农历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带着晚清最后一抹残阳,在江苏无锡,诞生了一位日后学贯中西、被誉为“文化昆仑”的大家——书。书先生虽饮誉海内...
[期刊论文] 作者:之俊,, 来源:教师博览 年份:2013
学识与声名沛如书,是不是博士其实并不重要。但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社会的势利与一般世人狭隘的视阈,可能多少会让以“学士”之身回国的书感到郁闷,这些郁闷的集中发泄...
[期刊论文] 作者:家珍,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1999
如果把现代中国文坛比作一个群芳荟萃,争妍斗丽的百花园,那么,书的小说就好比园中那芳香沁脾,锋芒警心的带刺的玫瑰。书不愧为一代讽刺高手,他总是寓批判于幽默之中,...
[期刊论文] 作者:智效民, 来源: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1996
书说“”智效民记得书好像说过:我姓,却与无缘。这句夫子自道虽说有待查考,然而先生淡泊名利的风范与傲然独立的人格却早已为世人所传颂。当然,在一些人眼里,氏也...
[期刊论文] 作者:之俊,, 来源:教育文汇 年份:2008
书先生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基博是现代著名的国学家,著述等身,对儿子的教育极其严格。但书在入东林小学之前的教育,基本上由大伯父基成负责。基成无子...
[期刊论文] 作者:陵久, 来源:书屋 年份:1997
书是一部大书。有一本研究学的书,题目起得好,叫作《写在书的边上》。我以为作者是知道书的份量的,否则他会把题目写得更大一些,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书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来因,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00
书致来因信八封注释》透露了若干重要学术信息,本刊特予刊载,并由来因先生对信件的有关背景作必要的交代,以便读者了解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王伟瀛,, 来源:科技文萃 年份:2001
书先生被誉为中国的文化昆仑,其学问被称之为“学”。收集先生全部著作的《 书文集》,最近已由其夫人、著名学者杨绛先生编定出版。如果我们读一读书先生著 作...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小作家选刊(小学版) 年份:2010
1.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慕名而来,想拜见我国著名学者书,被书婉言谢绝。书回复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2.书的长篇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史飞翔,,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书因周岁“抓周”时抓的是一本书,故取名“书”。书幼时与弟弟韩跟随伯父读书。伯父每日早晨必上茶馆喝茶,而书总是紧跟其后。伯父以铜板一枚买一酥饼,再向...
[学位论文] 作者:郭晓丽,,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09
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时期,他是在“五四”以来激烈的文化冲突背景下,深入探索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知识学人。本论文是对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
[期刊论文] 作者:之俊,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3
国内一些论坛讨论书的翻译水平时,有人以“御用翻译”来称呼1949年后的书,言语中不无讥讽。一位以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闻名于世的学者、作家,为何被冠以“御用翻译”的头衔呢?...翻译《毛泽东选集》  1949年8月26日,书从上海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清华园。他在清华很受重视,工资比余冠英、吴组缃等都高。但他在清华只工作了一年,1950年仲夏,清华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