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天文, 来源:记者观察 年份:2002
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共产党员以他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爱护和帮助因各种原因沦落为社会低层的人。冬去春来,他先后收留一百八十多个流浪儿、低能儿...
[期刊论文] 作者:尚丁,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1989
12日下午,我陪伴超构、陆诒同志特地去木樨地,悼念原国家出版局局长、民盟中央参议委员陈伯同志,慰问他的夫人卢琼英同志。听卢大姐告诉我们伯同志逝世的情况。...伯同志是1988年8月26日凌晨6时在北京逝世的,享年74岁。“文化大革命”期间,伯曾遭到残酷迫害。“四人帮”被粉碎以后,复出担任国家出版局局长。他为横遭践踏的中...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伯,, 来源:出版工作 年份:1979
【正】 一月十八日,国家出版局党组代书记、代局长陈伯同志在上海编辑工作座谈会上讲了话,讲话内容包括出版工作体制、三审制、编辑职称、编辑工作条例等问题。陈伯同志...
[期刊论文] 作者:洛丁,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2001
我国出版界卓越的领导者、老报人、出版家陈伯的文集近日由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2月28日,在京的伯同志生前友好王益、陈原、宋木文、许力以、姜德明、晓恩、林尔蔚、沈...
[期刊论文] 作者:刘恩佑, 来源:中国天主教 年份:1998
向圣若学习——“圣若蒙难”纪念刘恩佑圣教会在8月29日纪念“圣若蒙难”。这位主耶稣生与死的前驱,为真理和正义而致命。“他以舍身殉道,为自己对主所作的见证盖了印。”(圣...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读书 年份:1989
向陈伯三鞠躬    《读书》第十期王干、金克木、越胜、朱正琳的读书随笔,真可谓掷地有声。这不但要感谢作者,而且还要感谢《读书》。...因此读了陈原《记陈伯》一文,不禁要对这位《读书》的创办人深深地三鞠躬。陈原说“他留下了一个精神世界”,我想《读书》就是其中之一吧!愿他那倔强、正直、勇敢的灵魂在上帝的怀抱中安息!  ...由陈伯的逝世想到近来老一辈的作家、学人纷纷谢世;仅存的已为数不多了,《读书》是否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教学仪器与实验 年份:1994
谈谈水螅的神经网初中动物学教材中都提到水螅的神经网,因为它代表神经进化的一个初级阶段.但是教材中并没有神经网的显微照相,只有手绘的神经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即使在高校...
[期刊论文] 作者:嗣成,,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02
香馆法书》共计十二卷。其中《香馆法书》十卷,为清初刘光畅刻,刻成于康熙十六年(1677);《寄苑十帖》二卷,为清初虞世璎临刻。“香馆”是刘光畅的书斋名。刘光畅,字雨若,安...
[期刊论文] 作者:嗣成, 来源:文物世界 年份:2002
香馆法书》共计十二卷。其中《香馆法书》十卷,为清初刘光 刻,刻成于康熙十六年(1677);《寄苑十帖》二卷,为清初虞世璎临刻。“香馆”是刘光 的书斋名。刘光旸,字雨若,安徽...
[期刊论文] 作者:陈伯,, 来源:出版工作 年份:1980
【正】 六月二十七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陈伯同志在旅游出版工作座谈会上讲了话,说明了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意义和筹备经过,同时,针对当前旅游出版工作中存在的若干...
[期刊论文] 作者:吴健, 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杀了夏明,还有后来人。这是革命烈士夏明同志英勇就义时,留下的壮丽诗篇。今年二月九日是夏明同志牺牲的五十周年纪念日。这五十年中,在伟大领袖和...
[期刊论文] 作者:侯艺兵,, 来源:教学与教材研究 年份:1999
■30年代的陈笙■90年代的陈笙侯艺兵摄在名师剪影■30年代的陈笙■90年代的陈笙侯艺兵摄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一百年不过是一朵瞬间即逝的浪花。而对一个人来讲,一百年则是漫长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逊,, 来源:每周电脑报 年份:1999
经过数周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北京源图文设计有限公司推出了北京源旅游信息网(http://bjtour.yeah.net)。北京源旅游信息网内容包括各大旅行社的旅游线路、行程、价...
[期刊论文] 作者:寻,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2
笙同志就是如这首诗的后两句那样,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福,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3
1993年6月7日,我们尊敬的老一辈影剧作家阳笙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引起川剧界极大悲恸。老生前喜闻乡音,痴嗜川剧,由于母亲的影响,自幼便喜欢读戏文,听川戏。18岁那年,...
[期刊论文] 作者:凌受勋,,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3
著名戏剧家阳笙已远离我们而去了,但他在中国戏剧史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在研究阳笙的作品和创作道路的时候,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阳笙与川剧的不解...
[期刊论文] 作者:文红,黄光健, 来源: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杨国身处一个积弊、衰败的时代 ,但他不随波逐流 ,关注社会 ,洞察出当时社会的主要隐患———鸦片问题 ;勤政为民 ,被百姓称为“杨青天”。Yang Guo-han was in a time o...
[期刊论文] 作者:闵锋,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7
香港友人与园碑林□闵锋中国园碑林自创建以来,得到了香港友人的关怀和支持,纷纷从舆论、物力、财力上支援碑林建设。一、舆论支持香港新闻界积极为园碑林奋力呐喊,使碑林...
[期刊论文] 作者:阳笙,, 来源:世界 年份:1994
现在把阳笙同志回忆文章中有关的片...
[期刊论文] 作者:曲祚民,运奎, 来源:中国化工 年份:1995
学贯中西 心通菩提──追记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袁青教授曲祚民,运奎谨以此文献给我国科普事业的先驱者、科技情报工作的奠基人、著名化学家和化学史家、中国科学院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