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岱, 来源:文苑·经典美文 年份:2016
《陶庵序》是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张岱为其传世之作《陶庵》所作的序。...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世江, 来源: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2016
摘 要:一曲《采桑子》道尽词人内心之焦虑和茫然,词中意象“桥”意蕴为何?历来的解释是暗指“词人所恋之人”。...然而联系词人纳兰性德的家族背景和人生经历,笔者认为这首《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中的“桥”意象还应别指一种“功业抱负”和“词作艺术表达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纳兰性德 桥 意蕴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也何曾到桥...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显清,,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16
《陶庵序》(以下简称《序》)收入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五单元,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张岱的作品。作者在《序》中说:"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
[期刊论文] 作者:党月瑶,, 来源:文献 年份:2016
明末绍兴籍戏曲家弘仪以其所著《蝴蝶》传奇在文学史、戏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至今仍有影响,然生平事迹尚不完备。本文以族谱为主,结合方志、文集等资料,得出弘仪完整的...
[期刊论文] 作者:萧却,, 来源:快乐阅读(下旬刊) 年份:2016
安坊在长街的尽头,那男子到的时候,云笺正擎了竹竿,把新制好的油纸伞一一挂到门楣上去.rn“为何要挂这许多伞?”男子看了许久,终于轻声发问.rn云笺骇了一跳,转身去瞧,只见...
[期刊论文] 作者:刘芙, 来源:诗潮 年份:2016
黄河泻入胸臆间,小诗才焉及李?当年太白玄晖,如海虚怀孰能比。世风日下江河水,不复读书知义理。坛坫何多轻薄儿,目空前古无余子。一从劫火焚经史,精英忽而为牛鬼。圣贤德慧弃若遗,民愚驱使同群豕。...公纵有香烟祀,山川寥寂诗魂死。若向人前诵锦章,奚异东风吹马耳。匆匆凭吊空垂涕,衰微大雅凭谁起?万感苍茫一瞬中,残阳西坠千峰紫。  明 夷①  萧斋独坐卜明夷,灵府清澄午夜时。  千仞振衣思化鹤,九...
[期刊论文] 作者:李振中,,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对于《红楼》中诗词的注释,学界已有较多成果,其中尤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研究所校注本《红楼》及蔡义江先生《红楼诗词曲赋鉴赏》的注释最为全面。但仍有遗珠之憾,...
[期刊论文] 作者:高健聪, 来源:参花·下半月 年份:2016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也何曾到桥。”  凌晨,城市最喧哗的街道也异常宁静。台风席卷的季节,屋外树影婆娑,充满流畅酣然的风的味道。...
[期刊论文] 作者:赵长江,,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1816年马礼逊英译了《红楼》第三十一回中宝玉和袭人的一段对话,使其成为迄今为止《红楼》的第一个英语译者。为了纠正某些学者误认为德庇时为《红楼》第一个英语译者...
[期刊论文] 作者:邬梅丽,, 来源:湘潮(下半月) 年份:2016
冰莹(1906-2000),原名鸣岗,字凤宝,笔名林兰、南芷、英子、萍、阿木林、纪佬、冰莹女士等,湖南新化铎山人。早年与陈天华、成仿吾一同被称为“新化三才子”。1926年参...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瑞芳,,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红楼》中没有写到苹果(苹娑),本文通过资料证明了在《红楼》作者生活的时代,苹果应该是北方很普通常见的水果。《红楼》中之所以没有写到苹果,应该是事出有因,至于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综合研究2015年《红楼》图书出版述评/王慧(1/1)2015年《红楼》研究期刊类述评/胡晴(1/27)2015年《红楼》报纸、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及年度活动述评/何卫国(1/51)作者生平...
[期刊论文] 作者:叶晓霞, 来源:家庭文化 年份:2016
为题,我倍感惶恐。我乳名叫梦梦,加之夜来常与相伴,故而不知应该写我还是写“”。  以为题,古今圣贤多有笔墨。...爱恨情愁交集一身的李煜叹道:梦里不知身是客;戎马一生的辛弃疾终不忘:梦回吹角连营;饱溢相思的张孜坦言:上天知我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满怀思妻之情的苏轼哀婉低诉:夜来幽梦忽还乡……  以为题,此题可大可小...大者,浮生若,古人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小者,黄粱一,正所谓...
[期刊论文] 作者:沈治钧,,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痴人说》是刻本,不是抄本,无法随意予以否定。此书刊刻于嘉庆末年,是一部真实可靠的古籍文献。有人明确宣布《痴人说》为伪书,但没有凭据,毫无道理。《痴人说》国家...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颖,,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红楼》选编情况入手,分析了《红楼》作为留学生教材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对选篇内容与选编方式进行了评析,指出现有对外汉语教材在使用《红楼》...
[期刊论文] 作者:陈素萍, 来源:早期教育(美术版) 年份:2016
童年...
[期刊论文] 作者:詹丹,,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从物用角度看《红楼》等章回小说,其与博物志一类笔记小说的最大差异,不在于笔记小说书写的物品较为真实而《红楼》中的物品虚实参半。而是《红楼》为那些留存的物品,...
[期刊论文] 作者:闫月珍,周建增,,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红楼评论》虽早在1904年发表,但其经典地位的确立却相对滞后。这是因为《红楼评论》版本中,仅有《静庵文集》对它的传播最为有效;到了30年代,人们才发现了《红楼评论...
[期刊论文] 作者:何氏锦燕,姚瑶,, 来源:红楼学刊 年份:2016
《红楼》在越南有多种译本,现当代越南学者和研究者对《红楼》的研究亦渐趋深入。"中越"红学的异同以及越南红学状况值得我们考察并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沧, 来源:诗潮 年份:2016
二  雪低风近夜初长,吹上窗沿和香。  咏絮才今在何处,红闺记否旧时妆?  三  连宵吹絮伴凄然,闲听风声久未眠。  寒夜宜同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