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木斋,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2005
粲《七哀诗》三首和《杂诗》都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他在建安十四年之前的现存诗作,都是杂 诗和四诗;而其现存的五诗作,全部是建安十四年之后的作品。粲建安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05
《世说新语·排调》:诸葛令、丞相共争姓族先后,日:“何不言‘葛’,而言‘葛’?’’令日:“譬‘驴马’,不言·马驴’,驴宁胜马邪?”余嘉锡说:“凡以二名同言者,如其...
[期刊论文] 作者:章 , 来源:新体育 年份:2005
皓的采访约在一家咖啡厅。窗外下着雨,皓坐在记者对面,身上那件白色的背心显得脸亮亮的,笑容又是那么灿烂,与窗外的阴霾形成强烈的反差。  与皓聊的话题其实很不轻松。...从雅典奥运会至今这一年的时间里,皓在所有的国际比赛中均与单打冠军无缘。每次,他带着希望出征,却都只能揣着失望返程。    ...奥运会 得大于失    提到雅典奥运会上皓的表现,人们往往会说,决赛输了,太失望了。其实去年是皓第一次参...
[期刊论文] 作者:陈波,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5
本来意义的“意之辩”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关于意关系的论述实际上是由中国哲学家集体完成的。从《周易》、《论语》、老庄到弼,所不能尽的“意”绝不仅仅是人脑...
[期刊论文] 作者:锡丽, 来源: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年份:2005
中学文言文教学,“文”与“”的关系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不少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宁教授在最近由该校举办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要回归到思想上,但一定要从语言出发。”依笔者理解,简言之就是“文”为归宿,从“”出发。(...
[期刊论文] 作者:贵,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2005
答案正是本文要谈到的“癌中”——肝癌...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05
“娜踢翻剩酥攀娜”护名人说过的话—()规劝告诫的话—()应允别人的话—()诚恳劝告的话—()发誓所说的话—()违背事实的话—()挑拨离间的话—()坦率表白的话—...
[期刊论文] 作者:张莉,, 来源:钓鱼 年份:2005
因为喜欢海的浩瀚,所以喜欢海钓,喜欢海钓中鱼时那竿弯如弓的感觉,喜欢海钓那摄人心魄的刺激,喜欢海钓富有的挑战性……太多太多的喜欢,使上海33岁的年轻钓手杉在200...
[期刊论文] 作者:叶鹏飞,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05
“芝兰君子操,松柏古人心”为清代画家时敏所书。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他为清初“四”首领,在当今的美术史上对他的评价并不高,我...
[会议论文] 作者:李剑锋,, 来源: 年份:2005
"意之辨"是魏晋玄学最受关注的基本论题之一。"意之辨"之所以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论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与玄学的"本末有无"问题密切相关。弼认为"无"乃万物...
[学位论文] 作者:明道,, 来源: 年份:2005
晚明孤本拟话本小说集《型世》,在中国久已亡佚,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此书。《型世》的重新面世,解决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研究领域的许多悬疑。...
[期刊论文] 作者:洪之渊,, 来源: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历来对卮的解释众说纷纭,原因在于尚未把握住卮的本质.卮就是德,从本质上说是无心之言;为了体现这一本质而采取了悖论之言的手段;悖论之言从内容上说是中正之言,是无...
[期刊论文] 作者:连熙,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5
李白的七歌行(其中一部分是以七为主体的杂言歌行)是他各体诗歌中最光彩焕发的部分。人们谈到李白的诗歌,古体总是首推七古(特别是七歌行),近体则推七绝。李白的七歌行...
[期刊论文] 作者:曾国藩,朱德俊, 来源:学语文:中学高中版 年份:2005
湖南双峰县籍的清代历史名人曾国藩所写的《谨箴》,是从“”和“行”来阐述如何谨慎为人这个主旨的。在“”的方面,于反面列举了花言巧语,闲聊胡扯、夸夸其谈,以及无稽的道...
[学位论文] 作者:邱立玲,, 来源: 年份:2005
五代定保撰写的《唐摭》就是颇受后世著作家重...
[期刊论文] 作者:杨现昌,田宝光,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5
弼(226—249),字辅嗣,河内山阳(河南焦作)人,汉末名士粲侄孙,魏著名玄学家。幼而聪颖,深孚盛名,曾被何晏称赞:'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天人之际乎.'...
[期刊论文] 作者:增学,,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05
我国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编著的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醒世恒言》,总称"三",共收录120篇小说,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篇目是冯梦龙所作"...
[期刊论文] 作者:丽梅,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本文认为“寓言”是《庄子》一书的表达方式,“重言”和“卮”都是“寓言”。“重言”概括了“寓言”的使用方式,“卮”概括了“寓言”的特点。从思维发展的深层原因上看...
[期刊论文] 作者:曾祥旭, 来源:船山学刊 年份:2005
西汉辞赋家褒,字子渊,蜀资中伶四川资阳)人。关于其生卒年,《汉书·褒传》没有明确记载,只说:“方士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上怜惜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中, 来源: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5
“终日”与“未尝”,“有”与“无言”,形成一种巨大的语言张力,中国诗性文论的语言观在此张力中生成。在儒家,是“慎乎辞”与“非文辞不为功”的联缀;在道家,是“忘言...
相关搜索: